灌南县田楼镇土地流转致富一方百姓
今年32岁的孙玉军是田楼镇田楼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该村土地流转工作一直走在全县先进行列。近几年来,为更加科学、充分合理利用村内现有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该村还通过承包、出租、置换等方式不断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致富一方百姓。
孙玉军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共有耕地2400多亩。以前,农民种地零零散散、品种单一,辛辛苦苦一年忙到头,每亩地也挣不到千把块钱。农村要想富,必须发展现代农业。从1998年开始,村里慢慢尝试土地流转,但规模不大。随着国家、省、市、县、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村里土地流转的规模逐年扩大,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村支两委积极鼓励本村村民把土地向种田大户、种植能手集中。据统计,目前,村里流转的土地达到1560多亩,占整个村耕地的60%以上。
王如强是田楼镇有名的种植大户,承包了田楼村600多亩土地,种植娃娃菜、西兰花、西红柿、西瓜、大椒等设施蔬菜,其中娃娃菜、西兰花直供上海大超市,一年收入达120多万元。目前,在田楼村,除去设施蔬菜外,还有600多亩葡萄园,以及花卉苗木200多亩。
葡萄栽植是我县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在田楼村境内的融盛葡萄种植合作社里,平时用工就达60多人,每人每天平均工资在50元左右,主要人群是当地的留守妇女。龚育兰,今年63岁,原来家里有几亩地,土地流转后,被栽种上了葡萄,她就常年在葡萄园里打工,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同时每年从村里拿土地流转钱920元/亩,收入增加了许多。龚育兰告诉记者,不但收入增加了,而且自己原来经常腰酸腿脚疼痛,现在天天上班干活不停运动,还能经常和工友聊聊天,说说开心的新人新事,现在,腰不酸,腿也不疼了,身体非常硬朗,精神也非常好,感觉年轻了许多,特别感谢党和政府,对农民有这么好的政策。
孙玉军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工作首先从村组干部、党员带头,然后才是村民,如果遇到村民思想不通的话,村组干部就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坚持以诚心、真心打动群众,让村民了解土地流转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孙玉军说,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的秸秆禁烧工作,田楼村没有一点点工作压力,已经连续6年没有出现冒烟着火现象了。土地流转的确是件大好事,无论是村集体还是农户收入都增加了许多,村里为群众新办的民生事业都是村里出钱,根本不需要村民负担,每年村集体资金还略有余额。看到孙玉军满怀信心的神情,记者脑海里仿佛看到了田楼村民变市民、农家日子红红火火的场面。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