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千灯镇打造6000亩旱涝保收农田
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北刁市灌区的科腾育种田内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田间道路上推土机来来往往,一条4米宽的机耕路即将施工完成;一旁的灌溉站,墙体已砌筑完成即将封顶,田间管道铺设、土地平整工作也均已完成……记者在千灯镇了解到,今年10月,该镇开展实施中央财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水重点县工程,将投入5010万元资金,将区域内的6035亩农田打造成让农民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2012年,昆山市成功申报了第四批中央财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水重点县工程(2012~2014年度),计划总投资1.54亿元,2012年、2013年已分别在锦溪和张浦成功实施示范县项目。据了解,2014年度千灯镇项目区共涉及大潭村、陆家桥村、前进村等9个行政村,包括北刁市、国家农业示范区、石浦歇马桥以及生态园4个灌区,农田面积6035亩。今年10月,随着水稻收割完成,4个灌区项目建设陆续启动,根据项目要求,千灯镇水利部门对灌区农田相继开展水环境整治、灌区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及防洪除涝等工程,目前项目工程已完成30%。
“高标准农田重点县工程的实施,将显著提高千灯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当地农业增产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千灯镇水利站工程科科长邵建平说,通过小型灌区改造项目、高效节水工程改造项目等实施,将充分满足项目区内6000多亩农田的正常灌溉和排涝需要。工程实施后,项目区6000多亩农田预计可亩均增产25公斤,年均增效40万元,真正让农民实现旱涝保收、增产增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