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阳光村务”得民心
“过去村里的开支,就是村主任的‘一张嘴’、‘一支笔’,用到哪里都是村官说了算,然后大笔一签字这账就报销了。咱老百姓哪里知道账目的情况?自打近两年镇里推广‘村财民理’,现在谁还敢乱花村里的钱?每一分钱得过村民理财小组关口,还得向村民公布……”聊起镇里推行的“阳光村务”制度时,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的村民们笑容里透着一丝得意。
他们还说:咱村民就好像是做了‘裁判’,所以村干部手中的这支笔就怎么也不灵光喽!”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罗溪镇党委、政府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民主理财机制,全力打造“阳光村务”,变群众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有效遏制了村干部花钱“先斩后奏”等不良现象。同时在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参与农村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民主理财小组享有监督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检查审核财务项目、否决不合理开支、参与集体财务计划和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权利。每个月的5日,理财小组对本村上月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集中会审,对审核通过的合法有效票据,由理财小组成员共同签字,然后再报镇财政复审。复审后的收支情况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张榜公布。每个村还设置了“三务”公布栏,将群众普遍关注的新农村建设中支农、惠农的政策和和资金、新型合作医疗等内容写在公开栏上,让群众都能看到会说话的“明白墙”。
“阳光村务”,为村两委主要干部头上戴上了“紧箍咒”,也使得讲民主、讲制度、讲程序在石台镇各村蔚然成风。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