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大转变

来源: 时间:2014-12-05 点击数: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盐城市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成为主要标志和特色,大大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一是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并继续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油菜、设施农业等农产品机械化不断取得新突破,机械化水平超过50%,农产品加工、渔业、畜牧、林果业等产业机械化水平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不但大大缓解了农业生产负担,减轻了对人工作业的依赖,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业种植效益。
    二是种植规模趋于集约化。大型、高效农业机械的生产应用,推动了农业种植模式的调整,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逐步转变为通过土地流转、农田托管和联耕联种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农田集约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市通过土地流转、农田托管、联耕联种等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通过土地集约经营,更加有力促进了先进适用、节能环保、高效低耗农业机械的生产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
    三是农机服务逐步社会化。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以购置农机,专业从事农机服务勤劳致富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应运而生,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开展订单作业、农田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将机耕、机播、机插、植保、秸秆还田、机收等农机服务送到农民身边,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快捷、安全、省事。目前全市用拥有农机合作社731个、家庭农场1195个,农机大户58698个,成员达114263人,拥有各类大型农业机械22万台  套,年社会化服务面积占农机总作业面积的75%以上。社会化服务成为农机经营的主要特色。
    四是种田农民走向职业化。与传统依靠经验进行生产的农民不同,当下不少年轻一代农民通过流转、承包土地,购置农业机械,学习农机化及农业生产知识,成为懂技术、会服务、擅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种好土地的生力军,也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骨干和技术力量。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