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房山镇完善农田设施做优“亿斤粮仓”

来源: 时间:2014-12-08 点击数:

    近期,东海县房山镇大戚、贾庙、大穆等村的路边地头热闹非凡,一台台挖掘机伸展长臂,动作灵敏地修渠疏河,5支工程队正在忙着修建生产桥闸,铺设排水渠道。一直以来,房山镇大力开展兴修乡间水渠、生产桥、铺设田间砂石路、修建农村小型水电站等乡村农田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给力建设“亿斤粮仓”。
    房山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达10余万亩,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农业基础稳定。但该镇在农业发展中发现,原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路渠等存在诸多问题:生产路面狭窄导致大型机械无法进田作业、河流淤塞导致排灌能力下降、打水高峰期水电站因“年老体衰”经常“罢工”……农田设施“掉链子”的尴尬不仅增加了种粮人员的种植运输负担,同时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规模作业的进一步推广。经调查走访过后,该镇党委政府认识到对农业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是当务之急的大事。在全镇乡间基础设施建设大会上,该镇镇长李超郑重说道:“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村和谐、农业增效,也有利于实现大型机械的使用和推广,提升农业的规模效益,促进农业放开步伐走向农业现代化,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必须做好!”
    为确保农田基础设施高质建设,该镇以各方扶持建设乡间农田水利为契机,统筹农业综合开发、亿斤良田建设、土地治理及移民工程资金,从源头开始,坚持所有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自2003年以来,该镇首先在山后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并逐年向芝麻、兴谷、草街等村庄推进,先后实施了季墩农开工程、淮沭河罐区延伸工程、陶墩等地的亿斤粮田建设工程、双岭片土地整理工程等。同时,在逐步完善农业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该镇改扩建姜口、金沟、寇荡等8座排灌站,延伸淮沭灌渠节水灌溉渠2000多米,新建生产桥闸53座,建U型渠6100米。如今,数十条新建的田间U型节水灌渠如同一条条白练在房山十余万亩耕地上徐徐展开,农村河道疏浚、水源工程建设、骨干渠道衬砌、区域防洪除涝等重点工程接二连三,节水改造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骨干河道长效管理等民生水利项目遍地开花。全镇85%的村庄农田已经基本实现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良好生产状态。
    家住山后村的种粮大户老李是水利设施建设的受益人,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过去水利设施不通畅的时候,地里的粮食不是淹了就是旱了,一季收成一亩不到1000斤,现在修了水利设施之后就好了,渠通水畅的,亩产都达到了1200多斤!”今年以来,房山镇继续强势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据了解,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相继完工和通过竣工验收,共新建生产桥11座、涵洞46个、节制闸29个、渡槽6座、毛门210个。双岭村、山前山后村等1万多亩农田的水利设施得以全面配套,大大地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改善农民生产条件。
    该镇副镇长贾桂山介绍:“我们将继续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关键性举措,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并在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全面铺开,提升农业整体规模效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