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品种“标准化”对接 锡城市民有望吃上更多平价菜
得益于今年的风调雨顺及4万亩蔬菜基地发挥的作用,锡城蔬菜整体收购价格比去年明显下滑。但是很多市民发现,在零售终端市场上,菜价却并不如想像中那么便宜。如何让菜价在“最后一公里”降下来?昨天,朝阳集团天惠超市与61家蔬菜基地签订2015年产销合同,农超对接总量将比今年增加39%,让市民明年吃上更多平价菜。
陆福根在江阴周庄包了58亩地种植香菇、平菇、茶树菇等食用菌,年产食用菌600吨左右。原来陆福根的菜并没有固定销路,超市临时缺货时就让他来“补缺”,多数时候进批发市场,卖不完只能运回去,损耗较大。今年,陆福根第一次与天惠签订对接合同,他表示,原来58亩地一直种不满,这下可全部派上用场了,而且收购价格稳定,不再为菜价大起大落而焦虑。“签订对接合同后销量和收入可以增加30%。”陆福根称。
从2012年末开始,朝阳集团与本地蔬菜基地对接,建立了订单农业的供应方式,让更多平价菜走上市民餐桌。今年,与朝阳集团签订产销合同的51家基地供菜面积达到561亩,全年供应蔬菜3252吨。在昨天的2015年度农超对接会上,现场签约61家基地,供菜面积741亩,同比增加32.1%;预计蔬菜上市量4520吨,同比上升39%。有新晋基地,也有被淘汰的。据悉,因没有满足种植标准、供应品种等要求,今年的51家基地中有3家就没有出现在明年的名单中。
“要进入农超对接名单,要求基地必须要有固定的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标准化包装,品种适销对路。”朝阳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对上市数量、品种的“标准化”对接,朝阳市场会指导种植,农户生产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基本实现了订单式生产。而朝阳集团按照市场正常收购价收购,保证农户卖菜不难且有合理利润,同时对天惠超市严格控制毛利率,一般不能超过40%,从而有效保证天惠的菜价整体比周边农贸市场低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