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赣榆区构筑三维一体基本卫生网络

来源: 时间:2015-01-14 点击数:

    “小病敢吃药、大病敢住院”,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赣榆区正在逐步构建区、镇(街道)、村三维一体区级卫生网络。截至目前,该区87.9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三维一体基层卫生网络覆盖人群达到350万人次。
    在赣榆区,乡镇卫生院曾经是医疗水平落后的代名词。然而,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如今赣榆区的乡镇卫生院正逐渐成为当地农民看病的首选。张益顺老人患肺心病多年,几次在海头镇中心卫生院住院,他说:“过去乡镇卫生院又小又暗,现在这里的住院条件很好,病房里有电视、空调,舒适、方便、安全。”
    截至目前,赣榆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全面改善25家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离城区偏远的卫生院配置了专业CT设施。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设备的更新,乡镇卫生院正成为周边群众的家庭医院。条件“高大上”了,在这里看病拿药是不是也“高大上”呢?“以前感冒发烧输液一次需要40多元,现在20多元就差不多了,便宜了一半,新农合再报销45%,个人实际才付十几元钱。”家住海头镇海后村的李孝翠给笔者介绍了在村级卫生室看病的花费。
    随着新农合和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卫生机构的推行,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根本化解。新农合大大减轻了农民看大病和住院的负担,基本药物制度则根本上解决了“高价药”难题,直接降低了老百姓日常看病的成本。如今,赣榆区的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就诊报销,非常方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每年可为群众减轻用药负担5000多万元,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
    “过去,咱农家人因病致贫的人非常多。现在有了新农合政策,得个大病也不怕花钱了。”家住厉庄镇山涧村的李先生谈及新农合,连连称赞。去年,李先生的儿子因患淋巴瘤先后4次住院治疗,累计花费23.14万元。这样的费用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而言,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然而当李先生带着医疗单到新农合窗口报销时,他却发现,这笔巨额的医疗费用被新农合保障体制“消化”了大部分。新农合报销窗口的工作人员为李先生算了一笔账:李先生家的账单通过新农合可以报销13.26万元,通过大病医疗救助报销3万元,大病保险又给报销4.63万元,因此,20多万元的医疗费,自家仅需负担2.25万元,报销比例高达90%。
    截至目前,赣榆区区级住院报销比例达70%,镇级住院报销比例达85%,镇、村两级门诊报销比例均为45%。该区从去年7月起实施大病保险政策,对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的重大疾病进行“二次报销”,让一些重病患者吃了定心丸。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