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制度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积极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趋势,从根本上缓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问题,江苏苏州太仓市于2013年在江苏首家出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遴选200名高中毕业生进行定向委培学历教育、300名村级农技员进行短期脱产继续教育、6000名本地中青年农民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等三种形式,加快培养“生产操作型、技能服务型、产品经营型、主体创业型”四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招录定向委培生2期207人;举办短期脱产班、农技员高级进修班等11期,培训农技骨干、农技员285名;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47期5236人。具体做法:一是全国首创“定向委培”模式。凡参加农业类职业技术学院提前自主招生考试且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本市户籍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与该市签订《农业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及就业协议书》,进入农业类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全日制3年大专学习。委培生毕业后统一调配至各镇(区)所辖村或合作农场工作,与村或合作农场等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同时,创新实行人事代理,其工资待遇参照所在村(社区)副职干部,并按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目前已有207名委培生分别就读于江苏农职院、苏州农职院和泰州牧院。二是创新实施全程学费资助政策。市财政设立900万元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委培生学习期间的学费由专项资金承担,分两阶段支付,在校学习期间先期支付60%学费,取得毕业证书并与相关村或合作农场签订用工合同后一次性补助余下40%学费;其他培训费用由计划培训单位上报预算,并经审核后予以支付。目前已经支出293.5万元。三是创新实施“一个院校+若干基地”教学实践模式。新型职业农民教学过程以涉农职业技术院校为依托,选取该市特色粮食、蔬菜、园艺等各类合作农场为实训基地,开展“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完成全部学业。目前,已组织2013级100名委培生开展大棚工厂化基质育秧实习;已有98名委培生通过拖拉机实训和考试,并取得驾驶证。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