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武进如何写好水文章
新年伊始,国家水利部官方网站上一则公示引来关注。2014年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名单新鲜出炉,武进区水利局位列其中,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县(区)级单位。
武进水利为什么能?率先整合水利、供水和排水三大行业,让“九龙治水”变“一龙管水”;率先推出城乡污水厂打包推向市场,“武进经验”全省推广;率先实现城乡一体供水,全国领先。
2010年,武进区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一体化改造。经过4年多时间,全区建成供水管网总长度达3554公里,自来水终端用户达31.4万户。全新的供水管网,犹如畅通的血脉,使得武进各个角落供水都十分顺畅。
让每一户居民用上放心水,管网是保障,但水质好坏是前提。在武进水厂内,常规处理加深度处理工艺下,直接打开水龙头,无需其他过滤设施,出厂水就能直接饮用。相比自来水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增加了进臭氧池和活性炭池这两个重要环节。经过这两道工序处理,出厂水达到国家最新出台的生活饮用水106项指标,“这代表了当前国内自来水厂处理工艺最高水平。”
生态治水,创造环保经济双红利
大力推进污水管网改造是提升区域治污能力的有力举措。近年来,武进区以每年完成80公里污水主管网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被撤并乡镇、工业园区等区域的污水接管力度,污水泵站提标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已提升污水泵站71座,污水收集主管网1132公里。高标准建设的武南污水处理厂可深度处理污水10万吨/日,服务范围达173平方公里。走入厂区,没有任何污水泛出的臭味,取而代之的是幽幽的碧草、苍翠的树木、洁净的湿地。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出厂后,经过湿地进一步沉积、过滤,处理后的尾水再排入武南河中。这种现代环保治水的新模式,让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为武南河补充水源4万立方米,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既要铁腕治水,更要生态治水。”副省长许津荣在视察我区时认为,“武进模式”改变了以往治水传统,为太湖流域水环境整治提供了新经验。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