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发展生态农业,保住子孙后代的饭碗

来源: 时间:2015-02-13 点击数:

    武进近期发布了2015年“一号文件”,明确自今年起在全区范围内推出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对基本农田、水稻田、生态公益林、重要生态湿地、水源地保护区(包括备用水源地)等实行经济补偿。其中,水稻田每亩补100元。
    武进的农业政策机制和体制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由财政拿钱补贴效益不高的农业,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重视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远见。对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武进把农业发展思路从“保供增收”拓展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上来,更加注重耕地质量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多功能性,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武进推出的“农村生态补偿机制”说明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保证粮食安全,耕地、林地、水等农业资源到了该休养生息的阶段,必须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生态农业的勃兴,是农业的必然归宿。新常态下的耕地保护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展,面对耕地退化以及不断扩大的耕地污染面积,耕地保护必须担负起质量和生态管护的重任,而这项重任更需要多部门乃至全社会通力协作。 生态农业将农业置于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中,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实现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永续发展。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句俗语在我国被很多人熟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百姓对于粮食的高度依赖。耕地保护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乎子孙万代的长远生计。耕地保护坚持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全民持久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