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站长带出32个种田大户

来源: 时间:2015-03-13 点击数:

    “床子要平整,土壤要深翻……”近日,兴化市陶庄镇农技站长许开泰来到焦家村种粮大户徐兴宝的田里,指导做好机插秧秧池的耕翻、培肥等工作。
    在陶庄镇,像徐兴宝这样的种粮大户有32户,种植面积总共9000多亩。“这些种田大户都是许开泰带出来的,推动了我镇粮食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进程。”陶庄镇党委书记赵长宏说。
    陶庄镇位置较偏,有5万多亩农田。为推动粮食生产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之路,2005年,许开泰流转了300亩农田,成为该镇首个种田大户。栽秧用插秧机、治虫打药用弥雾机、收割用收割机,当年许开泰每亩净得八九百元。
    不少农民也跃跃欲试,想当种粮大户,可一想到农机服务难以保障,便心灰意冷。为解决农民们的后顾之忧,2006年,许开泰筹资60万元,联合镇农技站和农机站的8名工作人员,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后又组建了绿蛙植保专业合作社,提供育秧、机插、耕作、收割、植保等全程服务。合作社还推出了水稻“农田托管”模式,为三和庄、卞堡等8个村1100个农户实行包产量的“托管”种植,仅此一项就为农户每亩增加效益300多元。
    此外,合作社还通过聘用农民当农机手、农机租赁给机手作业、农户自己购置农机等方式,培植了130多名农机专业户。“目前全镇32个种田大户中,基本都是农机专业户或农机手。”许开泰说。
    “不会操作农机,我也不敢种这么多田。”6年前,该镇大顾村村民娄森龙成为农机合作社的聘用农机手,目前拥有两台玖保田588收割机、一辆运输收割机的卡车,近年来每年农机作业收入都在17万元左右。去年他流转了200亩农田当上了种田大户。
    随着种田大户的增多,粮食烘干、销售成了难题。2013年,在许开泰的牵头下,润泰粮食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32个种田大户全部加盟。
    眼下,润泰合作社已与该镇恒昌米厂建立合作关系。合作社在恒昌米厂内建设60吨的烘干房,专门烘干合作社成员生产的稻谷,然后恒昌米厂按每斤高于市场价一角钱的价格收购烘干稻谷,这样既解决了合作社社员的稻谷销售问题,又保障了米厂优质稻谷的稳定供应。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泰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