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七万尾“吃藻鱼”入湖

来源: 时间:2015-03-19 点击数:

    “放鱼咯!”昨天,“滨湖之春”太湖生态放流活动在贡湖湾举行,七万尾“吃藻能手”——花白鲢鱼苗入湖。太湖无锡水源地水域今年总计将投放鲢鳙等鱼种250吨,夏花鱼苗1.5亿尾。据滨湖区农林局介绍,在太湖禁渔期生态放流,旨在更好激发全社会保护水生资源的热情,参与鱼苗投放的人员既有职能部门代表,更有沿湖渔民、青年志愿者和爱心企业代表。
     太湖生态放流今年已经是第七年,“吃藻能手”数年间的“水体工作”,不仅改善了水质,还为太湖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林坤介绍,生态放流从经济效益看,有绩效考核显示每投入1元将收获12元的经济效益,沿湖渔民收入平均增长8-9%;从生态效益看,数年放流的鱼儿年均能消耗藻类50万吨;从社会效益看,通过放流,沿湖城市的居民“保护母亲湖”意识得到增强。
     水质好坏鱼先知。有调查显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太湖鱼类有107种,随着水质变迁、生态位缺失等原因,种群、数量均明显减少。太湖渔管办人士介绍,近几年通过生态放流改善水质等举措,有4-5种鱼类又“回来”了,一些鱼类数量种群在增加,比如河鳗、甲鱼、鳡鱼等总量在上涨,目前已有69种鱼类。生态放流是直接又经济的办法,改善水质的同时会对一些生态“缺位”进行有效补位,有利于推动太湖生物多样性,“这个时期会很长,但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
     据悉,生态放流力度还将加大,放流鱼的种类、数量也会增加,将逐步形成以鱼治水的“立体治理”方式。今年除了花白鲢外,还将投放“太湖三白”、鳗鱼等。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