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不再为半升米打把铲子”

来源: 时间:2015-04-03 点击数:

    3月25日,全省首家农机集团总部兴化市戴南常发农机合作社里一派忙碌景象:机手们正在把一台台拆开的大型拖拉机进行组装;技术员正在对一台台高速插秧机进行调试……目前虽然“三夏”尚未开始,但农机具的保养工作必须提前进行,确保到时“拉得出,打得响”。
    2013年9月,在兴化市农机局和戴南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与泰州市常发锋陵、常州常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合作,戴南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由种田能手和社会企业家以企社共建的形式成立了兴化市戴南常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拥有价值近3000万元的现代化农机设备,可谓是“全副武装”。镇党委、政府整合其他7个农机合作社,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机集团,解决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的一个个难题。
    秸秆全量还田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有大功率的拖拉机牵引反转灭茬机,而农户一般的拖拉机都是60马力以下,农机集团购买了32台8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解决了“小马拉大车”的难题。去年集团秸秆全量还田的面积达到4万亩以上,拉动全镇秸秆还田率达到85%以上,名列全市前茅。
    推广机插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一家一户购买插秧机无疑是“为半升米打一把铲子”。农机集团购买了高速插秧机165台(套),“水上汽车插秧忙”成为戴南田野上一景。这种插秧机每小时可以工作4亩田,而以前手扶式的插秧机每小时只能工作1.5亩田。去年全镇机插秧面积达到4.21万亩。全镇近200个种植粮食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机插秧面积接近100%。为了确保机插秧的质量,全镇做到水稻品种、培育秧苗、技术规程、秧田管理、机械插秧、收费标准“六个统一”。去年6月,省农机局在兴化召开“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水稻机插秧现场会”,合作社向全省各市区县的农机部门领导展示了秸秆还田和机械插秧效果。
    以往戴南农民每到“一喷三防”时节都是“全民皆兵”。眼下只要一个电话,植保员就到达田头作业,老百姓称之为“农技110”。去年集团在原有的26台(套)弥雾机的基础上,又购进两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每台13.8万元。整个机械臂展开达12米,喷药幅度能达到16米,可以像坦克一样在田埂上移动,每小时可以完成30亩田块的工作量,是10个劳动力工效的30倍。
    目前集团已建成1600平方米的粮食仓库,购置了24台(套)的大型烘干机,为农民提供仓储服务,农民收割的粮食不进家门可以直接在这里销售。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