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村万亩地 今年有望不晒粮

来源: 时间:2015-04-07 点击数:

    永丰村、胜泾村和新农村是太仓城厢镇南郊片区的3个村,共有粮田1万余亩,以前夏收、秋收后,粮食翻晒一直是个难题,不仅要晒到市科技产业园的路上,甚至要运到邻近的昆山蓬朗去晒。而随着永丰村丰缘合作农场粮食烘干中心的加快建设,今年3个村的晒粮有望不再难。
    丰缘农场新建的粮食烘干中心位于沼丰路边,正好在永丰村和新农村之间。在工地现场可以看到,烘干中心的主厂房是全钢结构,柱、梁等主钢构已经全部安装好,厂房已封顶,10名工人正在房顶和墙壁上安装较小的钢构件,车间一侧,仓库用房已完成了地基建设,另一侧,一台挖掘机正在平整晒场。永丰村党委书记吴平说,这里以前是一片低洼地,平整后正好用来建设粮食烘干中心。这个烘干中心由烘干主车间、仓库用房和晒场三部分组成,主车间中将安装12台烘干机,烘干机由无锡生产,采用的都是进口技术,每天的烘干能力达到200多吨,预计到今年夏收时就能投入使用,届时不仅能烘干本村农场的全部粮食,还能为胜泾村和新农村烘干粮食。
    吴平说,现在永丰村有粮田4300多亩,再加上胜泾村和新农村,整个城厢镇的南郊片区粮田面积共有1万余亩,以水稻为例,一季的总收成是5000多吨,以前一到秋收,3个村都为晒粮忙,永丰村除了把粮晒到市科技产业园的路边,还要晒到昆山的蓬朗,这中间不仅会产生较高的运输费用和粮食途损,而且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这个烘干中心建成后,3个村的稻谷不到1个月就可以烘干,基本能和收割同步进行,如果是夏收,烘干小麦的时间还要短很多,更不会困难,“对永丰村来说,不仅自己的粮食不再愁晒,也能增加一部分的烘干加工收入。”
    吴平还介绍说,永丰村的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大,以前只有在收割环节上实现了机械化,今年除了要建成这个烘干中心外,还将加快机插秧的推广和田间管理机械化率的提升,和现在的直播稻相比,机插秧的水稻抗倒伏能力强,因此也能增加农场的收入。
    城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城厢现代农业的发展,晒粮难确实成为粮食生产中最大的瓶颈,永丰村提出建粮食烘干中心后,镇里很支持,并希望中心能完成南郊3个村的粮食烘干任务,为了支持这个农业现代化项目,城厢镇正计划将其列入镇政府实事工程,并将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加以扶持。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