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发展粮食大流通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来源: 时间:2015-04-08 点击数:

    深化粮食系统国有企业改革,靠大盘强激发活力,粮管所经营量成倍提升;订单种植、产销协作,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延长了粮食产业链条;提升购销环节服务水平,确保粮食收得进、销得出、有效益……日前,记者先后来到涟水县和淮安区采访,深切感受到两县(区)依据各自特色,着力打造粮食大流通格局的底气和信心。

  深化国企改革增强粮食流通活力

  涟水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副总经理、小李集分公司经理王波告诉记者,自从涟水县启动粮食系统国有企业改革以来,该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针对不同客户的特点和需求,对粮食进行分级处理,经济效益逐年提升,目前该所年经营量突破30万吨,是改革前的三倍。

  自2013年开始,涟水县在全市率先推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县政府通过了《深化涟水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案》,全县粮食系统积极稳妥推进1个粮食购销总公司、2个中心粮库、4个分公司、21个收储点改革方案实施,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原来28个减少到6个,改制面达100%。“现在,国有粮食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拓宽经营渠道,农户直接到粮管所卖粮的比例大幅提升。”涟水县粮食局局长王传宝说。

  “今年,涟水县粮食局围绕做大做强粮食流通,继续推进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王传宝表示,通过深化改革,在全县着力打造粮食大流通五条主线,力争今年粮食购销总量达到100万吨。一是涟水县小李集粮食购销分公司,建立以粮食转化为主线,巩固与国内酒业、食品业、饲料业等国内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合作经营和多品种经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今年粮食购销量力争达30万吨。二是涟水县时码粮食购销分公司,建立以东北玉米采购基地为主线,力争年经营玉米15万吨。三是涟水县南集粮食购销分公司,建立以外购外销为主线,加强与中粮、中储粮合作。四是涟水县红窑粮食购销分公司,建立以收购、储存、加工为主线,确保全年粮食加工、销售量达20万吨。五是涟水岔庙中心粮库,建立以本地粮食市场收购为主线,以优质服务,掌控粮源,力争粮食购销量达10万吨。

  拓宽流通空间延长粮食产业链条

  日前,记者走进淮安区正亮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正亮正在整理与农户签订的订单种植协议。该合作社依托市城南粮库和兴隆米业公司,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的产业化模式,将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加工大户组织起来,进行订单化种植,采取规模化经营,推行“六统一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肥料、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分户经营,粮食销售价格高出市场0.03元/斤。目前该合作社有社员258人,覆盖周边两个乡镇8个行政村,去年订单种植1.5万亩,今年将达到1.8万亩。

  淮安区粮食局局长胡从喜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区依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仓容与资金优势,积极联合种粮大户与加工企业组建粮食合作社,使国有粮企一头向粮食生产领域延伸,通过与种田大户实行订单收购形式,建立优质粮源基地;一头向粮食加工领域延伸,打响“淮安大米”等本地粮食品牌,抢占粮食销售市场。今年该区将重点完善20家粮食合作社,发展订单或流转土地20万亩以上,收购订单粮食15万吨以上,全区本地粮食加工量突破20万吨。

  强大而先进的仓容为该区粮食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撑。走进市城南粮库,8幢高大的标准库房颇为壮观,库容达6.4万吨,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低温保粮、机械通风、视频监控、粮食烘干、防汛排水以及消防系统等一应俱全,并且实现了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等粮食“四散化”运作。“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区国有粮企30万吨仓容的优势,加强与省内外大型粮企合作,做大粮食经营业务”。胡从喜表示。

  优化服务水平粮食购销再提量

  收购是粮食流通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每到丰收季节,是各级粮食部门最忙碌的时候。目前虽未到收购季,但是涟水县和淮安区粮食部门未雨绸缪,积极开展筹备工作。

  “涟水县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粮食收购各环节的服务,严格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全力抓好今年两季收购和常年收购。”王传宝说。上半年将分别组织一次基层粮管所所长和粮食经纪人培训班,组织学习有关收购政策、纪律、行为规范;两季收购季节,在全县开展“收购服务五统一”活动。即:统一宣传内容、统一收购流程、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收购环境、统一便民举措。

  目前,涟水县正在对全县1500户种粮大户、250户粮食经纪人和130户粮油经销点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名册和档案,建立全县粮食经营者信用经营体系和信用数据库,搭建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库、网络平台,宣传有关政策,传递价格等相关信息,做优服务。

  资金是粮食收购的坚强后盾,涟水县按照市场化建立粮食收购共同担保基金,在夏粮收购前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保筹措到位资金3200万元。县粮食局建立粮食收购资金监管中心,加强常年巡查和管理,做到钱随粮走,库贷一致,确保全年近7亿元收购资金安全。

  在淮安区,胡从喜表示,今年该区将创新方式,强化效能,在粮食购销上再提量。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确保中央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代购代销、代储代加、即购即销、分购联销、联购促销等多种方式,掌握粮源。积极发挥各类民营、联营、个体等非国有购销企业和农民经纪人的作用,满足农民售粮要求,确保粮食企业购销经营量突破50万吨。认真落实地方储备粳稻3600吨,成品粮大米450吨,抓好储备粮轮换,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随时调得动,用得上,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