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农业综合开发让东海农民尝“甜头”
近日,笔者在东海县石梁河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看到,耕道四通八达、排灌渠纵横交错、大田成方成块,新建的桥、涵、闸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高标准葡萄特色项目区正在加紧建设,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展现在眼前。
笔者从该县农开部门了解到,东海县自启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强化农田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自2010年以来,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48515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9万亩,涉及19个乡镇57个行政村。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共改建、拆建排灌站62座,开挖疏浚渠道494.77公里,衬砌渠道394.5公里,打机电井447眼,塘坝12座,建设桥、涵、闸等田间配套建筑物13727座,喷滴灌750亩,新建水泥路372.16公里,砂石路75.44公里,解决了项目区长期以来排灌效率不高、交通不畅的问题。
正在给麦田浇灌的农民赵某告诉笔者:“以前遇到阴雨天,路上全是泥,农产品基本都是靠肩挑背扛运出去。现在路修好了,拖拉机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了,农田灌溉相比以前也更方便了。”除了农业基础设施配套的逐步完善,该县还通过项目实施推广稻麦新品种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新技术,通过综合整治,采取土地深翻、秸秆还田、推广节水灌溉等措施,改善农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合理配置工程设施,调整路、渠规划,完善桥、涵、闸等水利设施配套,减少了工程设施占地,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数量逐步增多,资金投入逐步增大,后续管理、项目选项等困难亟待解决。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推进“四沿”开发战略,强化石梁河库区扶贫力度,推动项目开发向效益开发、生态开发和扶贫开发转变,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群众农业生产生活需求,认真做好合理规划,进一步提高开发水平。同时,全面推广以乡镇为项目建设主体的项目指挥部制度,充分发挥乡镇主体地位作用,从实际出发,尊重乡镇和村意愿,将项目的规划、招标组织、项目工程建设监管、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等逐步交给乡镇,让乡镇有更多的主动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改变当前农开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围绕项目申报政策、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和开发效益等方面,积极依托系统网站、项目区喷涂宣传标语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项目区群众认知度。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