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第一村”领办国家级论坛
4月12日,国家铁皮石斛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工作会议暨论坛,在兴化市戴南镇董北村举行。中国农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20多位专家教授参加本次论坛。
一个国家级的论坛何以放在一个村里举行?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孙小林道出其中缘由:“董北村近千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已被科技部授予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科技部明确要求产业联盟面向基层落地生根……”
2013年以来,董北村先后投资1.6亿元,流转邻村土地2000亩建起泰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的铁皮石斛现已形成育苗、栽培、加工的产业链。去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该村牵头成立了铁皮石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家常务理事单位。
论坛上,专家们围绕石斛的品种、育苗、种植、加工、品牌等话题各抒己见。台湾嘉义农业大学教授、董北农业园石斛组培中心技术负责人李振荣教授已经培育出“兴化铁皮石斛1号”和2号、3号系列品种,将申报6项国家发明专利。他用实例论证了石斛品种必须提纯育壮的观点。合肥大学中草药与功能食品研究所的罗建平教授认为,打造石斛产业链必须重视下游的深加工。南京师范大学的丁小余教授将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归结为:品种、技术、加工。全国劳模、联盟理事长张文德说,今年,他们将会同相关专家和权威部门制定石斛生产及专用有机肥的标准,开发石斛胶囊、解酒茶、养生茶等面向寻常百姓的产品,拉长产业链。
西藏林芝地区是我国野生石斛的生长地之一。该地区行署副专员唐宏强从网上获悉董北村领办石斛论坛的消息后,即率农牧局局长、药业公司总经理等人,辗转重庆乘飞机连夜赶至董北参加论坛。他说,要让雪域高原和鱼米之乡的石斛喜结连理,与江苏的技术精彩互动,携手做好石斛产业。他现场与联盟理事长张文德签订了加入联盟的协议。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