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现代渔业领跑全省水产品

来源: 时间:2015-04-22 点击数:

    同时拥有3个省级渔业园区、4个市级现代渔业园区,水产养殖面积达42万亩,高效渔业面积23万亩,跻身全国渔业百强区、全省科技兴海示范区,水产品产量以年均40万吨的水平,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领先……近年来,赣榆区借势沿海开发,以渔业现代化试点区建设为契机,优化渔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变区域优势为产业优势,全区渔业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
    以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引领渔业产业结构转型。编制了《赣榆区“十二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和《赣榆区渔业现代化建设方案》,渔业转型全面升级。由粗放池塘养殖向设施、休闲渔业转型。近年来,先后改建、新建规模化标准池塘近5万亩,占全区养殖面积的37%。成功打造罗阳休闲垂钓中心等十余家新型渔业文化基地,新增休闲渔业面积8万亩,占全区总养殖水面的19.2%。秦山岛旅游度假区有限公司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由传统捕捞向有计划的现代化捕捞转型。在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和捕捞网具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借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机,加快推进全区渔船“小改大”马力指标整合,2011年以来,新建标准化渔船721艘,全面配备导航仪、AIS(防碰撞)等现代安全防护设施,海洋渔业捕捞始终稳定在10万吨以上。
    由零散的养殖户向合作化、协会化管理转型。创新渔民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壮大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泥鳅产业联合社,成立新型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4个,入社渔民10500户,占渔民总户数的62%。初步实现由单一出口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拓展。加快品牌和市场建设,扩大知名水产品国内外市场,建成苏北水产品、苏鲁海产品两个综合批发水产品交易市场,“神仙紫菜”“水中参”“旋风海苔”等水产品国际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
    加强渔业风险控制,促进渔业健康发展。建立了水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中心通过省级资质认证,15个追溯点、10个查询点、1个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控示范点实现正常运行。加强了渔船捕捞作业风险控制。投入30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为在册渔船安装防碰撞、北斗卫星、双模系统终端总计2100多台。从2007年起全面启动“木改钢”工程,拆解渔船617艘,新建钢质渔船247艘。壮大执法队伍。新建100吨级渔政执法船顺利下水执法,沿海镇渔政中队正式成立,渔业执法基本实现全覆盖。
    强化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改善渔业生态养殖环境。发挥省级现代渔业园区示范带头作用。海州湾现代渔业园区,以半滑舌鳎、刺参等苗种繁育为主,建成全国一流的水产苗种示范基地;以海头、石桥镇为中心,建成1万亩具有地方特色的梭子蟹高效养殖基地;以柘汪镇为中心,建成海珍品育苗、海水网箱养殖基地,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10个,浮筏式网箱2000个;以沿海14家育苗养殖企业为主体,形成6万平方米海参工厂化育苗养殖基地。浅海域杂色蛤、贻贝等养殖总面积达2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贝藻立体养殖加工基地,藻类养殖面积达3万亩,年生产紫菜7亿张。强化加工集中区辐射带动作用。以省级海洋经济开发区水产品加工园区为中心,辐射带动沿海12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建成临港水产品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产值超10亿元,初步形成了加工、真空包装、即食等多个系统品种。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政策保障力度,构建现代渔业一体化格局。加快推进高涂围海养殖。结合滩涂开发,提高滩涂利用效益,投资3亿元、围海6700亩的青口蓝湾现代渔业精品园区以建设“国内一流、江苏领先”的现代渔业示范园的目标,现已建成3000亩综合养殖区、1700亩微循环养殖区、1000亩高位养殖区及500亩海珍品育苗区。宋庄镇1万亩高涂围垦工程已申报省沿海办。加快推进渔港建设。青口中心渔港通过农业部验收,并跻身国家级文明渔港行列;国家级中心渔港海头渔港加快建设,被评为省文明渔港;三洋港、木套港、柘汪港、韩口港等4个渔港争取列入一级中心渔港。加快推进海岛整治修复与保护。秦山岛整治修复与保护项目通过验收,并被国家海洋局列入“国家级海岛保护与开发示范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海上牧场、人工鱼礁、海上垂钓平台建设正加速推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