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建成9万亩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片

来源: 时间:2015-04-30 点击数:

    “今年,我这277亩稻麦种植基地,估计纯收入在80万元左右,销路不愁,都被订购了,明年计划扩大200亩,将基地进一步做大”日前,灌云县同兴镇伊芦村种植大户王军说。这只是灌云县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内的一个缩影。
    从2012年起,灌云县立足实际,提出了集中连片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规划,对宁连高速公路沿线的小伊乡、伊山镇、侍庄乡、龙苴镇,324省道沿线的同兴镇、下车镇六个乡镇27个行政村进行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总体规划,突出做大做强水稻、蔬菜等重点产业,利用三年时间,将9万亩示范区打造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平台。
    为了破解示范区建设资金、技术难题,出台了《灌云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办法》,整合14个涉农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基地建设。同时,借助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本2.6亿元。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在示范区进行草莓、育种等试点工作。先后引进培育蔬菜、有机水稻、四季草莓等新品种、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旱育稀植、无土育秧等技术,项目区水稻亩产量由过去的平均亩产570多公斤增加到650公斤。
    同时,紧盯示范区项目建设,努力提高品牌效益。投资5000余万元,相继实施并完成了高标准农田项目、150万公斤稻米加工技改新建项目、稻谷收购1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贴息项目等项目建设。16个农产品加工项目入驻示范区,“伊水”牌黄瓜等12余个瓜菜品种,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绿色认证,农业机械化率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
    示范片的建设,也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小伊乡的瓜果、伊山镇的紫苏、食用菌、侍庄乡的蔬菜、同兴镇的浅水藕、草莓,下车镇的花卉苗木,龙苴镇的蓝莓、灵芝、南岗镇的苗木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构建起立体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阵。
    项目区成为“主打绿色牌、主推科技牌、主做市场牌、主创好品牌,产加销一体化推进,农商旅休闲快步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