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五举措”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

来源: 时间:2015-05-04 点击数:

    以前建的健身广场不仅面积小、器材少,而且没有专人管理,群众不满意。现在好了,财政不仅扩建健身广场,还花钱聘请专职管护员打扫卫生,真好!”日前,在东海县驼峰乡驻地健身广场,村民陈冬望着焕然一新的活动场地由衷感慨。这是东海县实行农村垃圾清扫、环境保洁、集中清运处理体系的“五个有”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农村环境常态化整治的成果。
    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东海县制定出台了《东海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海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百分考核办法》《东海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督查制度》等11个文件,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按照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采取一月一考核的办法,对行政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量化计分,对环境卫生表现突出的村和人员予以表彰,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有一批垃圾处理设施。近年来,县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购建垃圾处理设备及基础设施,在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拥有一个垃圾压缩站的基础上,县级财政还专门购置10辆垃圾专用车进入乡镇压缩站,将各乡镇垃圾统一转运到垃圾填埋场。安排专项资金统一采购了一批清洁运输设备发放到乡镇。各乡镇村还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配置了垃圾桶、建造了垃圾池。目前,全县添置村级垃圾桶1.1万只、村垃圾收集人力车1658辆。
    三、有一批高素质的保洁人员。东海县在推行村级运行维护试点工作中,建立了农村专职“管护员”制度,按照每500名农业人口配备1名专职管护员的标准,核定各村管护员岗位,按照规定的选聘标准,在报名应聘的候选人中,择优聘用那些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且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担任此项工作,选聘人员名单全部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保洁员每周一清运与日常保洁相结合,确保乡垃圾转运车到各村时,垃圾集中到位,保洁员人在现场。同时,监督员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不听指挥的,上报乡镇政府,并将其清理出保洁员队伍。
    四、有一笔专项工作经费。在经费保障方面,县财政每年安排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2920万元,补助每个行政村年运行维护经费不低于8万元,主要用于村内环境保洁;村内保洁人员年均报酬不低于6000元,补助分为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其中基础工资不低于300元/月,另外拿出200元/月作为绩效考核工资。绩效工资根据评定结果,每半年发放一次。
    五、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办法。东海县制定了《东海县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人员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村内主干道、巷道等公共场所每天保洁不少于一次,垃圾要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不积压、不漏运、不满溢,村内主干道、巷道无堆积物、无果皮、无塑料袋、无纸团、无杂物,河道池塘水面无垃圾、无白色污染物。在县级督查过程中,通过曝光问题视频提升工作质量,所有考核结果均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