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新农人”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

来源: 时间:2015-05-07 点击数:

    他们,是一群土生土长、热爱农业、乐意扎根农村的“农二代”。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们知道了农业的艰辛,也领略了其中的乐趣,更看到了农业的新希望。他们,有知识、有技术、有思想,带着创业梦想上路,碰“网”触“电”、抱团合作,在田野上尽情绽放自己的别样青春。
    近日,走近这群以80后为主导的盐都“新农人”,倾听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感受他们的新梦想、新思维,体味盐都农业随之发生的新变化。
    规模种养获得高效益
    迎着和煦的春风,葛武绿之岛家庭农场200多亩绿油油的麦子正在拔节孕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引人注目的是,麦田中央有一座占地20亩的标准化蛋鸡场。来到两幢单体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标准鸡舍里,10万只红冠褐羽的罗曼蛋鸡正在安然采食,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中央集蛋系统、喂料系统和鸡粪收集系统在电脑的控制下有序运行。农场的主人夏吉萍则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终端采集当天的运行数据。
    小夏,一位恬静知性的女孩,2009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通特别奖学金获得者。大四下学期,大部分同学都去找工作或备战考研了,她却选择了父亲的老本行---蛋鸡养殖,并为之潜心“修行”了两年,先后进入山东泰山禽业科技学校学习养禽与禽病防治,在青岛维德康欣药业从事家禽技术服务。准备就绪,2011年10月,已进入青岛公司管理层的她,婉拒了公司的一再挽留,毅然回到父亲的鸡场。2012年9月,绿之岛家庭农场正式创办,自动化蛋鸡养殖、有机肥生产、生态种植于一体的种养模式令养了几十年鸡的父亲刮目相看。由于标准化养殖鸡蛋品质好,被常州一家禽蛋销售公司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竞价包销。“去年每只蛋鸡净盈利达到了50元左右。”小夏高兴地介绍,目前,农场的大米、鸡蛋及有机肥已注册“绿智岛”商标,走上了品牌化建设之路。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同样从事蛋鸡养殖的两位,在“城里有住房、乡下有事业、路上有车子”的 “三有” 80后青年——旺盛禽业的周华和长景禽业的祁辉身上。凭借各自6万只种蛋鸡的养殖规模和精细化的管理,两位年轻人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大佬”。在区农委的牵线下,两家种鸡场正与扬州大学合作申报硕士研究生工作站。
    碰“网”触“电”开辟新天地
    高新区绿发水产公司丁晓国在天猫网店上接受客户的下单后说:“今天的这位客户前两天订了香辣小龙虾,觉得口味不错,今天又订了三份,要求口味再辣一点。我们的店才开张,人手不够,我一个人兼客服和品质监管员,其他三位小伙伴也忙得停不下来。”
    小丁,2009年获得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会计与商法双硕士,大纵湖水产品电商品牌“渔淇”天猫旗舰店创始人。因为钟情于父亲的水产品养殖事业,他放弃了留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机会,入主父亲的水产品养殖公司,从大闸蟹、小龙虾产品的源头品质管理和绿色食品品牌创建做起,立志把家乡的水产品推出去。目前,生鲜大闸蟹、熟食小龙虾等系列产品已上市。2014年8月,天猫旗舰店开张后,小丁推掉了所有的饭局和应酬,一心扑在网店的经营上。修改页面设计,优化宝贝关键词,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去推广……一个月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位客户。“当时的那份喜悦,简直难以表达。”丁晓国说。现在,扣除前期市场考察、人员培训、宣传推广及中央厨房的投入,旗舰店已切换到“盈利模式”。“核心是带动产品的销售,另外嘛,提供4个就业岗位没问题!”小丁是自信满满。
    辛欣,一个性情率真的漂亮东北女孩,成为盐都的媳妇后和丈夫一起在盐都现代农业园区创办了呈祥园艺鲜花基地,种植百合、玫瑰、康乃馨等鲜花。看到别人在淘宝网上卖鲜花,于是就产生了尝试开网店的念头,“诗情花意Love” 淘宝花店应运而生。在不断地摸索过程中,她又将线上交易和线下实体店结合起来,在市区毓龙路和迎宾路路口开了一家风格独特的“呈祥花艺”花店,实体店加淘宝店和微店“三店合一”,把小小的鲜花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取得了两百多万年营业额的骄人业绩。
    抱团合作赢得大市场
    王加兵是位朴实厚道的农机手,地道农民的后代。从小就喜欢摆弄农机具的他,一直怀揣着农业机械化的梦想。看到农机服务手们总是单打独斗闯市场,王加兵萌生了成立合作社的念头。2011年,加兵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主要从事机械化秸秆还田、插秧机跨区作业、机械化收割、高性能收割机配件供应及维修服务。通过给入社机工零件批发价、维修免费、组织外出作业队等一系列活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由当初的16名会员20多台套机具发展到今天的120多名会员,拥有各类农机具262台套,其中高性能插秧机18台,高速育秧流水线4套,大中型拖拉机33台,高性能收割机165台,作业面由原来的冈中街道,逐步扩大到附近乡镇、周边县(市)。2014年,合作社完成机插秧1万亩、秸秆切碎还田1.5万多亩,实现经营收入420万元,纯收入达250万元。合作社还建起了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机库、600平方米办公培训维修等用房,被省农机局授予“四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我们还探索出了新型服务模式,即‘保姆式’托管服务。”王加兵自豪地介绍,所谓“保姆式”托管服务,就是将农资代购、田块整理、育插秧和收割等进行打包服务,通过预算、核算成本,拿出让农民认为合理的价格进行协调交费。并且已经成功与尚庄、郭猛、葛武、冈中、盐龙等地1000多户农户签订了协议,近6000亩的“试验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农户与农机手的共赢。
    “今年,我们要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帮农户增产,为自己增收!”“好、好、好!”听了王加兵的话,在场的农机手们连连点头,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