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种田,越种越甜
在禄口街道小彭社区,宇豪家庭农场农场主魏建华是远近闻名的农业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周边的农户一有问题就会向他请教,他也总是乐于帮助农户解决问题。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从以前的“靠天吃饭”,到现在的靠新科技、靠新品种增产增收,赶“时髦”的魏建华带领周边30多户农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1996年,当时还在铜山水泥厂当工人的魏建华有一天对家人说:“厂子效益越来越差,这碗饭不容易吃。我看大队那几亩水田不错,干脆我们承包下来自己干!”从第一次租赁100亩抛荒土地起,魏建华承包的农田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截至2014年底,魏建华承包流转土地总面积达580多亩。种植规模上去了,种粮也有了利润。2008年,已尝到新品种、新技术、规模化种粮甜头的魏建华,又尝试购买了第一台大型拖拉机进行半机械化作业。随后,他又购置了大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高速插秧机等机械,增加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使平均亩产增收达100元,每年净利润达26万。
然而魏建华不满足于现状,为了种好田,他没有停止过对农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钻研,他常对身边人说:“市场变化太快了,怎样让自己辛苦种出的好大米能卖出好价钱,这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如果每斤水稻不是卖1.55元,而是像市场上那些绿色有机大米一样卖十几、几十元一斤,或是开拓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那同样的付出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吗?基于这样的想法,今年开春后魏建华专门到附近的葡萄种植园去学习了技术,又投资30万元建设了45亩的钢架大棚开展葡萄种植。
投身农业近二十载的辛苦和付出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和坚持的,魏建华凭着这股坚韧劲为乡亲们闯出了一条种粮致富路,令合作社成员每年增收3万余元。他说:“我是一个农民,只要种好地,看到田里的庄稼长势好,看到乡亲们种田挣了钱,我就特别高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