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了游客,富了茶农
明媚的春光里,江宁街道黄龙岘茶文化旅游村内千余亩茶园绿意盎然,一行行茶树像一排排绿浪涌动在丘陵之间,景色旖旎。近日,来此观光旅游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在秀美的山水风光里,品茶、论道,临走时还不忘买上一斤茶叶带回家。茶农黄志兵笑着说:“新茶炒好后,在家门口就被来旅游观光的城里人一抢而空,根本不愁销路。”
一大早,茶农老吴背着竹篓上山采茶,他双手不停地在茶树间翻飞,片片青翠碧绿的茶叶随着他娴熟的动作轻快地落入竹篓。“由于位置偏僻,往年卖茶难着呢,但自从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茶叶销路打开了,价格也上去了。”据介绍,前段时间黄龙岘新茶刚上市时,一斤价格七八百元。现在略微便宜,每斤新茶也要四五百元。老吴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每亩茶园扣除物理治虫、人工除草等相关管理费用1100元,净利润可达4000元,按每户1.33公顷茶园计算,年收入可达8万元,每年还有额外的6000元茶叶合作社分红,茶农的生活是越过越有滋味了。
既卖茶叶,又卖风景,“茶旅一体”的发展模式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也适应了居民消费的升级需要,带动茶农脱贫致富。不仅仅是在黄龙岘,我区还有不少茶叶产地搭乘旅游“顺风车”,提升茶叶经济效益,延伸了茶产业链条,引导茶叶与旅游“嫁接”,做精做活“茶”文章。日前,淳化街道马场山三国村里开展了采茶、制茶、品茶等系列活动,游客可以将自己采摘的春茶炒制后带回家品尝。该活动开拓体验式生活市场,让游客参与制茶流程,推广了茶业产品和乡村旅游品牌,乐了游客,富了茶农。
笔者从区林业局获悉,今年3月下旬我区茶叶陆续开采生产,初步预计春茶产量300吨,产值过亿元。据统计,全区茶叶种植规模三十亩以上的企业、合作社、大户共有106家,经营茶园面积1.5万亩,加上散户种植面积,全区共有近4万亩茶园,开采面积达3万亩,主要集中在横溪、淳化、江宁三个街道。目前全区通过“三品认证”的茶叶企业有9家。随着我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蟠龙湖”、“城雾”、“淳茗”、“天仙配”、“雨翠”等茶叶品牌也名声远扬。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