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喝上放心水——扬州市“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总体验收

来源: 时间:2015-05-07 点击数:

    4月23日,江苏省发改委、水利厅组织对扬州市“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总体验收。验收组在察看工程现场、查阅工程档案、听取工作汇报后,认为扬州市“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省批复内容已全部建设完成,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达到了预期效果,一致同意扬州市“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总体验收。
    据悉,“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核定扬州市不安全饮水人口23.8148万人(其中高邮8.1448万人、仪征6.16万人、宝应9.51万人),分别为高邮2011年及农村学校、宝应2011年、仪征2010年、仪征2011年等5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资1.192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246万元、省级配套3974万元、市县配套4708万元,合计铺设管道1428.955公里。扬州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做法有:
    1、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明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牵头,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农村饮水(区域供水)安全工作推进会,明确各部门职责,并与有任务的县(市)政府签订了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抓好落实。
    2、统筹规划,同步实施。早在2009年,扬州市人大就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切实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决议》,开始积极谋划区域集中供水。为避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扬州市创新将区域供水规划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同步编制、同步推进,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3、精心施工,严抓质量。扬州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一是把好材料质量关。组织人员实地考察参与投标的管材厂家,了解管材加工原料渠道、生产能力、自检设施与质检体系等,并要求管材厂家必须是水利部网上公布企业。二是把好沟槽标准关。针对管道埋深不足,易导致冬天爆管、车辆压损等质量问题,对不同管径严格要求管顶埋深符合规范,沟槽深度不够的施工单位不得安装。三是把好管道接口关。请管材厂家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个施工班组的操作工进行培训指导,不间断进行巡回检查,安装完毕立即进行试水试压检验。四是把好回填土质量关。整个工程除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把好质量关外,还委托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对工程进行第三方检测,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多方筹措,落实资金。相关县(市)在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下达后,及时出台资金筹措方案,在财力偏紧的情况下,均安排了配套资金用于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资金足额到位。同时,在资金使用管理上,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实行群众监督与财政部门审计监督相结合等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扬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