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十鲜”欲接通民俗与旅游“价值链”

来源: 时间:2015-05-15 点击数:

    昨天,无锡马山古竹的如愿客栈里开了一场“马山十鲜美食现场展示会”,十道马山特色菜肴带着民俗故事一道亮相。热热闹闹蒸煮煎炸的背后,是一次对困局的突围探索:农家乐在马山已经发展多年,山水美景与湖鲜美味优势明显,但格局质量波澜不兴,如何借旅游岛建设之势打造出马山农家乐品牌,已急需新的跃升思路——打通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价值链”。
    “马山十鲜”的发布不是在普通农家,而是在清雅的如愿客栈,说的都是马山民俗文化。多年研究当地民俗的人士把“食物的故事”说得动听委婉:“海参肉”是马山檀溪人南宋七大名医之一的许叔微招待抗金名将韩世忠的一道菜,以干肉皮做成海参由此得名;炒蟹糊,是明朝成化年间马山西钮村的李氵睿以鸭蛋、鱼、猪肉炒成的一道菜,没有蟹却真有鲜美的蟹味;煎糍团,则是马山当初是孤岛,岛上男子要乘船去采购生活用品、贩卖农副产品,妻子就会把糍团作为食物让丈夫带在路上吃,吃的是“爱的味道”。还有马山老豆腐讲述孝道故事,“如意结”猪小肠讲述师生情谊等等。
    据了解,马山农家乐已发展多年,但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吃一顿湖鲜”,碰上水果季再采摘一番,如何能真正把游客吸引过来、留下来、经常来,对打造马山国际旅游岛是一道必答题。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要让民俗文化成为休闲旅游的增值点,另一方面推出马山十鲜,也是给当地农家乐经营者带来一个示范效应,从农家菜开始逐步形成规范与标准,以后从餐饮的标准推广到其他服务方面,而后带来该地区农家乐整体水准的提升。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