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动真格”

来源: 时间:2015-05-21 点击数:

    笔者从灌云县水利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经过该县13个水利站全体人员历时近4个月对所有河道及各类建筑物进行了GPS定位、拍照和测量统计,全县小型水利工程已完成调查摸底阶段工作,部分调查数据正在审查整理。这预示着灌云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步入“动真碰硬”阶段。
    作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县之一,灌云县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了5次调研活动,多次深入乡镇、村组,召开村支部书记及部分水利工程现有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现状、征询意见、探讨出路,并研究通过《灌云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灌云县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护资金考核管理办法》。
    为了深入推进改革工作,该县还组织专门人员专程赴淮安市洪泽县参观学习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典型经验,通过学习,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
    在实施过程中,采取试点先行,同时起步的办法。在布署全面改革工作的同时,拿出两个乡镇作为试点,为全县的改革工作做好“探路”工作。同时,召开各乡镇水利服务站会议,培训工作人员,布置小型水利工程调查摸底工作。随后进行工程产权界定,登记造册、张榜公示工作,在明晰工程产权的基础上依申请发放产权证书,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侍庄乡、伊山镇两个乡镇作为试点乡镇,已成功探索出管护制度的实施、考核及财政奖补工作经验。
    进入二季度以来,各乡镇紧锣密鼓,加强对产权登记工作进行查漏补缺。要求工程产权所有者与具体管理者签订合同,明确工程的性质、用途,管理人员、形式、期限、标准、报酬等,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追究等内容。县、乡镇、村三级按有关规定筹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专项资金。县、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工程管护情况开展正常巡查、考核,作为年底县财政奖补资金的发放依据。截至目前,经过13个水利站全体人员历时近4个月对所有河道及各类建筑物进行了GPS定位、拍照和测量统计,全县已完成调查摸底阶段工作,部分调查数据正在审查整理。调查摸底工作结束后,将依据审核后的调查数据,开发“县小型水利工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网上查询、添加、修改需求。
    为确保改革顺利实施,灌云县还加大督查督导力度,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各乡镇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在成立乡镇领导小组的同时,排出各乡镇责任分解表,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及责任人。县领导小组对各乡镇进行逐一过堂,上门指导工作开展,督查工作质量和进度,对工作开展情况每周一汇报,每月一总结。将改革的各阶段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乡镇改革工作的积极性。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