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最大百合种植基地在花塘
上午11:00,一辆车牌为皖E的面包车,停在江宁街道花塘社区的百合种植基地的厂房边,工人们抱着一束束包扎好的百合花放在车上。“这批百合花是准备送往马鞍山的,马上要再打包一批送往上海。”基地的负责人施茂荣说。
“这是全市最大的百合种植基地,其实也是唯一一家百合种植基地。”施茂荣指着不远处的一排排温室大棚告诉笔者,花塘百合种植基地占地60亩,89个大棚实际种植面积有40亩。走进温室大棚,一株株高约1米的植株绿意盎然,花骨朵正含苞待放。“百合一年有两个销售旺季,从4月底到6月底是一季,10月底到12月中下旬又是一季。”施茂荣告诉笔者,目前正是百合产花高峰期,一天就有七千枝百合花从田间流向市场,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一万两千枝。
从2010年8月试种5万球到2011年1月添种5万球,花塘百合种植基地的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全年基地共种下了30万球,年产近百万枝百合花。“保守估算全市每天有2万枝百合需求,以前南京的百合花一直都是从外地输入,2010年我们填补了本地百合种植的空白。”施茂荣笑着说,在产花高峰期,南京市场上每卖出4枝百合花,其中就有一枝是“江宁牌”。本地种植百合既减少了物流成本,又保证了花卉的新鲜。现在,花塘百合基地的送货车每天要在南京往返三四次,向各个花卉批发商运送百合。
在花塘百合基地的办工厂区内,五六名当地村民正在修剪、包装刚从田间采摘下来的百合植株。“只有一个花骨朵的百合植株批发价是1.5元,有两个花骨朵的百合植株批发价是2.5元,有三四个花骨朵的百合植株批发价格则会更高。”施茂荣告诉笔者,目前基地共有索蚌红百合、西伯利亚白百合、木门黄百合、粉冠军粉百合四个品种。去年全年,他们全家依靠百合种植纯收入达100万元,此外,还带动附近几十名村民增收致富。
施茂荣告诉笔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百合花作为家庭用花,基地的百合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下一步,他计划组建合作社,扩大基地百合种植面积,带动周边村民一起鼓起钱袋子。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