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织“温床”育了蘑菇肥了田
来源:
时间:2015-06-08
点击数:
固城镇有夏熟作物28000多亩,如何禁止秸秆焚烧成为镇农技部门的重要课题。在区农业局等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固城镇结合实际,走出了一条秸秆制肥生态环保的路径。
根据不少村种植蘑菇的情况,镇农技部门积极引导菇农将秸秆回收做培养料,铺设菇床,减少了菇农成本。全镇7个蘑菇种植村有1000多万平方尺蘑菇培育基地,每平方尺要用2公斤左右的秸秆,全年可处理秸秆2000多万公斤。
在漆桥镇双游村南者自然村,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角果饱满的油菜被机器成行成片吞进肚里,随即洁净的油菜籽自动流入袋中,秸秆被切割成碎末从机尾抛出,均匀地撒于田面。今年,双游村积极推广油菜秆还田,取得了良好成效。
据了解,油菜秸秆易碎易腐烂,还田能平衡土壤酸碱度,增强土壤有机质,对后期水稻等作物生长起到高产稳产的作用,避免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目前,油菜机械化收获和秸秆粉碎还田已成为全镇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