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接二连三”助推农业转型

来源: 时间:2015-06-08 点击数:

     初夏时节,淮安区苏嘴镇省级农业现代产业园连栋钢架大棚内吊网小西瓜“高空生长”,红彤彤的小番茄长势喜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张步江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农业果蔬生产区、花卉苗木区、生态休闲度假区,他称赞:“将农业产业和二三产业有机衔接,实现融合发展,淮安区现代农业的路子走对了。”

  三条“彩练”优一产

  苏嘴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市唯一的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园,流均现代渔业产业园产生了全市手机养鱼第一人,省级南闸渔业精品园为该区摘取苏北唯一的全省渔业现代化试点县(区)立下头功……淮安区三大产业带各有各的精彩。

  近几年,该区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特色,分别在三个片区重点打造灌溉总渠北侧沿线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淮流路沿线以林苗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大运河沿线畜禽和特种水产养殖带。

  经过几年经营,三条产业带已初具规模与特色。灌溉总渠北侧沿线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设施农业总规模达1万亩,目前在建的有2个省级菜篮子工程、1个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苏嘴”、“天源”等一批蔬菜品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价格翻了好几倍,市场供不应求。淮流路沿线特色农业产业带争奇斗特。梅花鹿、食用菌、猪—沼—林(鱼)……手机养鱼第一人乔广军养的一条三两左右的观赏锦鲤,市场上卖100多元一尾。大运河沿线畜禽和特种水产养殖带上,蛋禽养殖场、生猪养殖场、水产养殖基地星罗棋布。金农家禽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成员284户,年饲养蛋8万只、育雏30万只,成员人均增收6000多元。

  六大基地保二产

  6月2日,淮安市外婆家食品有限公司门前运鱼车排起了长龙。生产车间内机声轰鸣,已生产好的外婆家醉鱼、鱼片一一被打装成包。“我们月加工鲜鱼2万多公斤,真空包装进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的超市,带动了南闸、流均等乡镇5万多亩的水产养殖业。”公司总经理李宝君说。

  在淮安区,像外婆家这样的加工企业还有很多。加工脱水蔬菜的天康食品、慧宝食品两家公司,在席桥镇浦马村落户后,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提供种苗、技术、保护价收购等服务措施,在周边乡镇建立了2万亩蔬菜基地,与5600多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单,加工消化蔬菜100万吨以上。截至目前,该区共有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6家,带动了20万农户增收。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