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流水线吞进秸秆吐出秸秆颗粒 产品不愁卖
走进灌云县众邦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2000平方米的厂房内只有一条流水线,这条如长龙般的大型机器却占满了偌大一个厂房。只见秸秆等材料从入料口进入机器后,没多久流水线尽头便有秸秆颗粒缓缓产出,工人只需拎着蛇皮袋站在原地装载即可,整个流水线十分先进。
“这条流水线一天能生产20吨秸秆颗粒,每1吨秸秆颗粒能够消耗掉2吨秸秆。”众邦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彭增好介绍,合作社这套秸秆颗粒自动机械是今年才开始投入生产的,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以前我们合作社也生产秸秆颗粒,一年能消耗掉2000吨秸秆。但每天需要几十个人。现在的机械很多程序都是自动化的,有7个人就够了。”
在生产之前,彭增好的秸秆颗粒就已经找好了销路。“我们已经和光大生物能源(灌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每年要供给6000吨以上的秸秆颗粒。”秸秆颗粒不用愁卖,彭增好的烦恼却没有解除,“愁原料啊!只要秸秆原料足够,我们一年能生产1万吨。夏季秸秆主要还是还田,所以原料难以保证。”
众邦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秸秆颗粒全部销往光大生物能源(灌云)有限公司,用于该公司火电厂发电。彭增好生产秸秆颗粒的机械也来自该公司。“为了让机械更适应农户,我们对厂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上料要改成自动化。”光大生物能源(灌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陆辉告诉记者,加上土地、原料、机器等成本,秸秆颗粒的成本并不低,所以他们采用的模式为将机器出售给合作社后,去掉他们的运营成本,还留出了较合理的利润空间来回收秸秆颗粒。合作社如果每年能供给超过4000吨的秸秆颗粒,还会获得奖励,这样,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