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环境综合整治扮靓“四美”乡村

来源: 时间:2015-06-17 点击数:

    过去泥泞的村道变成了水泥路面,遍地的垃圾失去了踪影,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全新的改变……随着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灌云县很多乡村呈现出“生态美、发展美、和谐美、村容美”等美丽嬗变。
    “路修通了,产业变强了,村里的卫生环境好了,发家致富的路子多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一切都得益于村庄环境整治,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在侍庄乡朱胥村前胥庄、东王集乡元邦村四大门、四队镇隆兴村村前庄、下车镇仲集新村等处,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以来,灌云县将村庄环境整治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农村文明建设的有力推手,深化整治共识,凝聚整治合力,落实整治举措,通过硬化村庄道路、设置村内环卫设施、修建文体活动场所、绿化美化村庄,全面改善了村级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接近了群众和政府的距离。
    一是统筹资源,形成村庄环境整治有效合力。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工作体系,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各乡镇、行政村也都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县上下形成了纵向贯通、部门协调、运作有序的组织领导网络。成立县城乡统筹办公室,出台《灌云县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实施意见》,打破部门条块分割,统筹协调扶贫开发、一事一议、村庄整治、农村公路、环保补助、卫生改厕、河道疏浚等项目资金,一年多来共整合项目资金约9000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整治。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悬挂标语、发放倡议书、开播电视专栏等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二是筑牢基础,建立覆盖全县垃圾收运体系。县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的实施意见》、《灌云县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镇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各乡镇、各行政村全部按序时推进。各乡镇成立镇、村卫生保洁队伍,原则上从低收入农户中选聘,采取购买扶贫公益性岗位方式落实基本工资来源,目前全县共聘用村级保洁员1365名、垃圾收集车驾驶员213名。每个乡镇配备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一辆大型垃圾转运车,用于将垃圾压缩后运送至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置。全县行政村配备了213辆垃圾收集车,用于将村庄垃圾房垃圾收集清运到乡镇中转站。按每个村50户建一座垃圾房、5户设一只垃圾桶的标准,全县已建成4000余座垃圾房,正在建设2200余座,垃圾桶已分发3万只,其余2万只正在进行招投标,并为每名保洁员配备了小型三轮车、保洁服和保洁工具。目前“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已覆盖全县所有镇村。
    三是强化督查,纵深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县整治办实行一天一巡查、一周一通报制度,对于整治不力、效果不明显的乡镇、村,及时给予通报批评和媒体曝光。督查与资金拨付相挂钩,对于整治督查达标的,立即予以资金拨付;对于整治督查不达序时或不到位的,停止资金拨付并予以批评。县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村庄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每个乡镇推出1-2个整治先进村,现场观摩督查,现场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