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开启响水农民创业致富新模式

来源: 时间:2015-06-24 点击数:

    近年来,响水县农业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互联网+农业”不仅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更为新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6月10日,响水县经济开发区灌江居委会金鹰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里,社员王玉平正在使用互联网与客户进行网上营销。
    王玉平介绍道,金鹰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多年的发展,主要走品牌化与网络化之路,“响鑫源”商标已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目前,他们已与“天猫”、“京东”进行网络销售,年销售珍禽20万只以上,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周边200多农户增收致富。
    近年来,响水县创建农业信息网和第三方平台,建立智慧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把全县及周边地区的种植业、养殖业、水产品、特种珍禽等主要农特产品的销售引入互联网,系统自运营以来,目前每天接单量保持在10单以上,销售额超过20万元。
    响水镇青年大学生张智琛瞄准电子商务平台,积极运用电子商务,进行创业。他创办的三只毛驴专营店,组织10多家会员单位抱团开设“淘宝”网店,拓展农副产品销售空间,年销售额在100多万元,去年,他获得盐城市青年网络创业大赛亚军项目奖,获得3万元的创业资金。
    据张智琛介绍,他将响水的荷叶、冬瓜、黑花生、菊花经过包装,通过卡通化把它作为年轻人的农产品品牌,在互联网上销售,每天销售在2000元左右,通常每天在50到100单之间,一个月在10万左右,现在正通过互联网做实体店。
    近年来,响水县已创建蜗牛、浅水藕、小杂粮、山羊、珍禽、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商务网站,在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开设各类农产品网店10多家。今年初,该县创办电子商务创业园,成为农产品电商又一张新名片。陈家港镇刘海波每年在网上销售孔雀,年销售额20万元以上;南河镇薛牌西瓜合作社年实现网络销售额近200万元……
    今年,响水县先后建成智能温室、物联网、智慧农场等示范点100多个;智慧农业监测与指挥中心,为农业决策、指挥和调度提供有力支撑。该项目可实时监测粮食作物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肥情等‘五情’,实现了监控、采集、预警、查询、诊断、分析、决策、服务等八大功能,种植户、养殖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与农业专家面对面交流,解决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的难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