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小水改”促进农业稳产高产
近日,在洪泽县三河镇小麦收割现场,祥发农机合作社5台收割机正在紧张地收割,先进的收割机一边收割麦子,一边将秸秆粉碎还田。
该合作社理事长梁加祥介绍,合作社现有各类农机具400多台(套),经营服务面积达到30万亩,2014年经营收入5000多万元,利润600多万元。今年小麦前期长势很好,后期受赤霉病影响,比预计的少收了,产量和去年持平。能有这样的收成,近年的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以前沟渠涵闸不配套,也没有防渗渠,想要水时经常灌不上;近两年水利部门投入很多,都配套了,就我们合作社流转的这一片土地增加了几万节涵管,修建了几千米防渗渠,用水有了保障,粮食产量也就有了保障,我们的收入也就有了保障。农户今年的土地流转费是每亩980元,年轻人出去打工收入不算,六七十岁在家的老人在我这儿打工一年也能挣到2万上下。水利工程对农民农业的好处显而易见。
据洪泽县水利局副局长陈万学介绍,近两年,在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千亿斤粮食末级渠系工程、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建设灌排泵站、渠首、涵闸、桥梁、配水洞等各类单体建筑物4000多座、护砌渠道124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0万亩,恢复自流灌溉面积8万亩,改善排涝面积280平方公里,年新增节水能力达3000万立方米,建成高标准农田1.82万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改善了农村的水环境,实现了绿色灌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良好的水利工程助力,这些年洪泽县粮食年年增产,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亩产超过1000公斤,成为全市第一个亩产吨粮县。”陪同的洪泽县农技站站长赵晓斌道出了“小水改”对农业的大作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