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的困难及建议
一、土地流转的困难
大营镇种粮大户徐启群说:土地流转难。现在国家政策只是鼓励土地流转,但缺少硬措施推动土地流转。在前不久,我就遇到最头痛的土地流转问题。在新形势感召下,我很想流转几百亩田发展粮食规模经营,可是,正当我与有关村洽谈土地流转事宜差不多成功之时,屡屡碰到一个难题。所要流转的一匡田,大家都同意了,只有3户夹在中间不同意土地流转,让我发难又很无奈。大营农业服务中心农技站会计陈俊国说,大营镇土地租金,2009年前810元/亩,2010年及以后租金涨至1000元外加50元管理费。
老圩乡葛杨村主任葛锦才等说:2014年夏收前,葛杨村先后召开五次会议(村组干部会、党员和代表会、群众动员会、定桩签字会、统一机械作业和水浆管理承诺会),将该村4组庄前匡口66亩、涉及46户、46块、最大2亩、最小0.6亩的零碎小田,通过破埂26条、瘦埂20条、因地势合并为20块方便机械作业和水浆管理的方整大田,开始了联耕联种。在其他组也有土地流转,我觉得阻碍联耕联种或土地流转的人,主要有:一是小机手,由于土地流转会带来小机械派不上用途而减少小机手作业收入,因此当其利益受损时他会阻扰土地流转;二是农村里拾闲田代种的人,他们把早已外出打工者的闲田拾回来代种,而田还在原户主名下,他们只要每年每亩缴代种人100斤粮、十几斤油之类,即流转费相当低,代种人把田夹在中间无论如何就是不缴田、不流转;三是有些在家门口打工兼种田的人,或外出打不了工或打不到工在家带小孩的人,就靠几亩地收入。
大营镇种粮大户徐启群说:自己以每亩1000元租金外加50元管理费流转土地47.8亩,全部用来做基质软盘育秧的秧池,为别人提供秧苗并机插服务,另外自己还有近20亩水稻大田,多年来一直经营得很好。在服务过程中,他发现,现在部分种粮大户承租他人土地只是通过口头协议,与农户间没有规范的文书合同,伴随土地租金在年度间的涨落变化,农户和大户间的租种矛盾时有发生,导致土地流转不能持续、稳定开展。承包户要求承租户对原先分田的路、渠不许改动整合,难以充分利用土地。
大营镇种粮大户王米方说:2010年,他以每亩1000元租金外加50元管理费流转土地122.6亩,租期10年,人勤地不懒,期间虽然每年要复垦盘熟不平整土地,但经营得还可以。前期流转的不平整土地复垦盘熟需2-3年。过去流转土地不平整,虽然分期一年复垦8-10亩并不费力,可是,凡复垦田块2-3年内收不到高产粮。种粮本身成本高、效益低,有自然和技术风险。同时,本地种粮土地流转金(1000元左右/年亩)普遍高于外地,主要原因是本地养蟹普遍抬高了土地流转金,一般养蟹在1200元/年亩。
大营镇种粮大户张才勇说:种粮的土地流转价格近两年偏高。2009年他流转土地67亩,租期10年,租金810元/亩;2013年底,种植面积增至80亩,由于一直经营得很好,他还想多流转土地,扩大规模种植,可农户当时开口出租金就是1300元/亩,他不能承受,如果租金是1000元/亩的话,他就能承租,由于租金价格太高,流转土地没有成功,只好等待租金下降或者政府有补贴再谈。结果等到2014-2015年,他又以每亩1000元租金外加50元管理费流转土地208亩,这208亩由于租金较高故经营效益不及前面的67亩,但比周边农户效益好些。
二、土地流转的期盼
老圩乡葛杨村主任葛锦才等说:总之,只要农民有意愿,办法总比困难多。对愿意土地流转的,由种田大户实行统一耕种、规模经营(联种联营模式);对不愿意流转土地,由合作社集中耕种,收获后根据各家承包土地面积,按比例统一结算分配产量或收入(联耕联种分管分收)。
大营镇种粮大户徐启群说:期盼政府出台一些新政策或硬措施支持我就好了。他想: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经营权是个人的,如果在不伤害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能够采取可靠政策和措施,消除在集体土地所有权转变成个人土地经营权中的阻碍,对夹在中间不同意土地流转的个别户在其所在集体土地范围内灵活调整、自由调换匡口,以此来促进和确保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就好了。
大营镇种粮大户徐启群说:期盼组建适度规模粮食经营股份合作社。为了解决直接售粮价格低和利润空间小的问题,设想组建股份合作社,将规模生产的粮食,直接加工包装成为优质成品粮、直供大米等。
大营镇种粮大户王米方、张才勇等说:期盼希望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种粮土地流转,期盼政府尽可能地加大种粮大户流转土地补贴。据说苏南已经有政府补贴种粮大户每亩300元的流转土地金的先例。
老圩乡种粮大户肖殿明说:期盼种粮土地流转有政府补贴。这几年我每年种粮1100多亩,粮食烘干、加工、仓贮设备基本齐全,现在很想问规模种粮流转土地补贴金一事。
三、土地流转的建议
1、逐步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进行农村保障体制改革,由依靠承包地转为依靠制度,采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农民自愿”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做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
2、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基础建设,培育独立中介组织,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二是根据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同时加强督查,妥善调处土地流转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三是要加强服务与指导,加快建立村、镇、区整体联动的土地流转信息互联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人员培训,建立一支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服务优质的土地流转市场管理服务专业队伍。四是要在加强政府资金引导的同时,扩大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入规模农业,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各类投资主体兴办农业规模经营实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3、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具体实施细则。只有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具体实施细则,才让基层干部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应在流转形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的管理工作等方面建立统一规定,只有从制度上入手,才能防止过度行政干预。加强对土地流入方资信的考察,对企业下乡流转农民土地的,可尝试预交保证金制度。科学合理的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和年限,对土地流转价格的确定,尽量采取大宗农产品实物定价法,对土地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农村土地的二轮承包期。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彻底解决农民想流转怕失地的后顾之忧。
4、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场主。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特别是对一些有志在农村发展的年轻农民,更应注重培养,让他们在有志发展的同时,更有技发展、有力发展,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新型农场主,以解决农村土地“谁来种、如何种”的问题。
5、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利用好农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的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作业环境。涉农扶持政策要向扶持家庭农场方面倾斜。特别对规模(100—300亩地)适中,善于管理,安于种粮的家庭农场更应加大扶持力度,让他们守得住阵地,耐得住低效,安心为国家粮食安全出力流汗。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