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惠农成效显著

来源: 时间:2015-07-02 点击数:

    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赣榆区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机化新技术加快推广使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高涨,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技术支撑,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推动农机总量持续增长,进一步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和布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全区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到今年,农机购置补贴已经持续实施了11年,补贴资金从2004年到2015年逐年增长、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过万台。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向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方面发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保有量持续增长。
    二是促进农业机械推广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农机化作业水平。农机购置补贴持续激发农民用机积极性,农机作业面积持续增加,重要农时和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2014年,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2%,比2013年提高25个百分点,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75%,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水稻机械种植、收获水平、玉米机收水平都有相应提高。以农机为载体,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低损收获、秸秆还田等增产增效技术迅速推广,进一步挖掘了粮食增产的潜力,增强了农业的抗灾能力。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目前,全区农机作业服务户、农机合作社等各类服务组织数量逐年增加,涌现了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能手,每年完成作业服务面积近 59万亩,占全区农机作业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农机田间作业服务收入超过 4700万元。农机社会化服务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突出亮点,缓解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四是激发农村有效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农机工业产销两旺。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多个方面的拉动,激发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形成了以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为主、以财政补贴和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格局,推动了农机工业产销两旺,农机具科技含量、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