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浦南镇提升村书记“双带”能力
“三年时间,江浦村大变样,李书记做事真的有一套。”6月30日,连云港市海州区浦南镇江浦村村民范吉岭介绍,党委委员、村党总支书记李罗华上任三年,流转土地8000亩用于农业园区蔬菜基地、“家庭农场”建设,建起标准化新村,还带动村民发展鲜切花、蔬菜、生态富硒稻麦等产业。
近年来,浦南镇以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为目标,通过精选“领头雁”、提高干部素质、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奖励机制等措施,着力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
该镇坚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党员作为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的标准,严格选任程序,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率;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除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等农民党员中选拔外,还探索从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派等方式,挖掘“源头活水”。
提高干部素质。以镇党校及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为主阵地开展教育培训,转变部分村党组织书记片面发展、盲目发展等落后思想,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超常发展”新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坚持专题培训、基地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借鉴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增强村党组织书记的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
加强民主监督。将村党组织书记“双带”工作纳入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对村党组织书记“双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考评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的任用、奖惩、补贴挂钩,激发他们干事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热情。
建立奖励机制。根据全镇经济发展水平、参照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村党组织书记的工资待遇;为符合条件的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办理农村养老保险;根据任职年限和工作贡献,兑现离任村党组织书记离任补偿和生活补贴。此外,适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表彰奖励,并积极推选为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大从村党组织书记进入党委班子的工作力度,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