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1斤的 “蒜你狠”又来了
4元/斤!2009年、2010年曾爆出“蒜你狠”的大蒜,今年身价又开始上涨。昨天,在徐州剪子股菜市场买蒜的于女士诧异地发现,品相好一点的大蒜价格已经涨到了4元一斤。对此,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现在正是新蒜上市的季节,可是大蒜的价格却不降反升,一天一个价,一天比一天高,也让一些蒜企老板对市场大蒜的收购持观望态度。
蒜价上涨 市民表示太贵就不买
“大蒜怎么又涨价了?再涨下去老百姓都要吃不起了。”昨日,家住莲花井小区的于女士在剪子股菜市场买大蒜时大发感慨。“没办法,批发价涨了,零售价格自然高。”摊主杨先生说,“我们上市场进货的时候,一些做大蒜生意的人都说,再过几天价格都可能会涨到5元到8元一斤。”
昨日,记者在剪子股、袁桥等农贸市场看到,卖蔬菜的摊位都堆满了菜,唯独卖蒜的摊位例外,一打听才知道,由于当前蒜价涨得太快,而且销量并不大,摊主进货量也就相对有所减少。
“我每次只进一袋大蒜,一袋大概在70—80斤左右,卖几天进一次货。因为价格涨得这么快,这又不是做饭的必需品,贵了人家就不买了,不能进多了。”一位摊主说。在袁桥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大蒜价格在3.5元—4元。“近期的大蒜价格涨得太快了,新蒜上市的时候价格只有1块多钱一斤,现在干蒜都涨到3块多了,进货成本增加,卖价肯定就高了。”摊主苏女士说。
对于大蒜价格的上涨,不少市民表示,每公斤的价格在三四元还能接受,但是如果太高了,他们会选择大葱或者姜等调味品代替。“这又不是粮食,吃饭的时候也可多可少,实在贵了就不买。”市民王女士说。
大蒜交易市场价格同比上涨1元左右
邳州市碾庄镇黄滩桥大蒜市场,是邳州最大的大蒜集中交易市场。现在正值交易旺季,天不亮装满大蒜的三轮车、四轮农用车和大货车就开始进进出出。
那些开三轮车或轻型农用车的大多是头道小蒜贩,他们从非主产区蒜农家收购,再送到这里来卖,他们是蒜场最活跃的人,非主产区的蒜主要靠这些人收购。每进来一辆三轮车或轻型农用车,马上就有七八个人(二道贩子)围拢过来,他们对袋里的大蒜进行掐捏,看看干湿程度、个头大小和是否有空瘪,然后进行讨价还价。达成交易意向后便随车离去。
姬先生,是邳州一家蒜企在黄滩桥大蒜市场设点收购大蒜的工作人员,每天与小蒜贩、蒜农打交道。“今年的大蒜价每斤比去年涨了1元左右。”姬先生说,公司在新蒜上市之前就开始在这里设点收购,从新上市的鲜蒜到现在的晒干后的干蒜,价格是一路上涨。
“我是6月中旬从公司来到这个收购点,这期间大蒜价格调整了6次。虽然也有价格下降的时候,但是总体来说,价格是呈上升趋势。”姬先生说,我们这个收购点收购净蒜和毛蒜两个批次。其中净蒜的收购分为若干级别——按照7月5日的收购价,最大级别6.5厘米级收购价是3.6元,6厘米级别的收购价格为3.1元,5.5厘米级别的收购价格为2.65元,5厘米级别的收购价格为2.45元,4.5厘米级别的收购价格为2.35元,小三级(毛蒜)收购价为2.2元。
“和去年相比,今年大蒜价格是高了。但是每天上货量却比去年减少了。”姬先生说,“以我们的收购点为例,去年我们这个收购点一天净蒜的收货量在40多吨,而现在每天的收货量只有25吨左右。毛蒜的收货量和去年持平。毛蒜是根据客户需求来收购,如果有需求一天的收购量在80到100吨左右。”
邳州大蒜总产量减少5万吨
对于蒜农来说,今年的大蒜让他们喜忧参半,喜的是今年大蒜价格持续上涨,忧的是蒜头较小、产量减少了。“以前直径6厘米的蒜头占五成以上,但现在竟成了稀罕物。过去一亩地可以产干蒜2000多斤,但今年只能产1500—1600多斤。”蒜农张先生说。
“今年一亩地也就产1600多斤鲜蒜。收蒜的时候,就把一些小个头的蒜在地头当鲜蒜卖了,当时的价格只有1块钱一斤。要是收到现在晒成干蒜,价格还能更高些。”蒜农王先生说到。
对于造成大蒜减产的原因,一位深谙蒜道的人说,今年邳州主产区的大蒜减少,副产区增多。虽然进行了中和,但是今年邳州大算的总产量比去年减少5万吨左右。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天气原因,造成每亩单产,往年一亩地的能够收购2000斤左右,而今年每亩只能收购1700斤左右。
现场,他还为记者算了一笔帐,去年大蒜每亩产量在2000斤,平均价格在1.85元,每亩的收益是3700元。而今年大蒜每亩产量在1700斤,平均价格在2.20元,每亩的收益是3740元。所以,虽然产量在减少,但是蒜农的收益略有增加。
大蒜交易不温不火 蒜企多持观望态度
邳州大蒜种植面积大约40万亩,建有恒温库300余座,冷储能力32万吨。每年蒜季,从业人员达到近20万人,形成了集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储运物流、贸易、研发、信息中介、市场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虽然现在正是新蒜上市的季节,可是因为大蒜的价格一天比一天高,邳州大蒜交易市场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众多蒜企持观望态度。邳州一家恒温库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有25个恒温库,总存储量在16000吨。按照往年情况,现在应该有一半的库存满。但是现在只存储了1/3。很多蒜企老板因为大蒜价格过高,都在持观望态度。即使现在蒜企收上来的大蒜也不会入库,而是直接出口或内销。
对此,邳州一蒜企的老板告诉记者,每年的6月底到7月初,大蒜交易通常都是如此,不温不火。但是今年因为价格问题,呈现的更为明显。虽然大家都在收购,但是交易状况并不理想。目前,邳州大蒜的每天出口量加内销总计在500吨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大蒜价格多年来起起落落,但年头平均起来还是比种小麦收益多。经济受损的多是种蒜新户,他们看到今年蒜值钱了,明年就跟风种,结果由于产量增加,价格就会下降,于是次年他们就不种了,结果蒜价又上去了。还有种蒜新户对收获后的蒜头晾晒没有经验,蒜头的色相不好看,影响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