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无锡流行吃“六月黄” 好螃蟹量少价高
“根本不够卖!早上六七点就断货了!”今年的“六月黄”刚刚成熟,锡城的老饕们已迫不及待四处搜寻了。在天鹏海鲜市场55号摊位长年做螃蟹生意的摊主老赵说,今年入夏后多阴雨,“六月黄”上市期推迟了10多天,且膏肥黄满的好螃蟹量少价高,但依然供不应求。
昨天一早,听说市场上有“六月黄”了,老无锡林先生赶到朝阳农贸市场想买两斤尝鲜,结果挑来挑去只买到一斤“好东西”,价格还比去年要贵不少。“去年这个时候1两左右的只要45元,基本上个个都饱满了,而今年每斤要贵5元不说,品质也不行。”
记者走访多个水产市场发现,1两左右的“六月黄”螃蟹在40元左右,1.5两在50-55元左右,2两的在55-60元左右。“‘六月黄’本身蟹就不大,2两以上的算是极品好东西,价格自然也不便宜。”一位水产摊主告诉记者,尤其是眼下,这种规格的“六月黄”更是一蟹难求。
本地螃蟹养殖大户王老板表示,今年入夏后雨水多气温也不高,适宜螃蟹生长,因此今年的存活率还不错,但没有足够的光照螃蟹难以长壮实。“今年的成熟期被推迟10天左右。”他说,今年这样的“温吞天”,导致“六月黄”还没完全“黄”,品质也不是最佳。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即便批量上市了,价格再跌也不会比去年便宜。”做了20多年螃蟹生意的赵老板分析说,以前“六月黄”很难上得了台面,主要是上家庭餐桌,苏南一带常会拿“六月黄”做面拖蟹,或炒个毛豆、年糕什么的,最近几年才慢慢地进入饭店作为香辣蟹的食材。现在情况大不同了,随着无锡餐饮业百花齐放,醉蟹、迷踪蟹、菊花蟹等花样繁多,“六月黄”就成了首选食材,一些餐饮企业甚至将此作为头道产业。
赵老板说,从今年客户的订单来看,“六月黄”的需求量比去年多出来40%-60%。而待秋季大闸蟹初上市时,2.5两的母蟹也基本上用作菊花蟹、迷踪蟹的原材料。“餐饮业竞争激烈,大家都想做特色,需求量自然就多了。”老赵说,最近五六年,在无锡市场,“六月黄”的销量每年都呈现出10%的增长。今年增幅居然达20%-30%,这使得他的“六月黄”每天早上六七点就一抢而空了。
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无论是本地还是周边地区,“六月黄”的养殖面积并不大。老赵透露说,他自己在兴化有400亩养殖“六月黄”的稻田,主供无锡地区,按照这个趋势今后“六月黄”的需求会越来越旺。他表示,接下来会考虑明年要再增加20%-30%的养殖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