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渔业信息平台成渔民安全“保护神”
赣榆区是全国渔业百强县(区),海洋经济占据全区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全区现拥有各类渔船3000多艘,占全省近一半,直接从事海上捕捞作业人员超3万人,多年来全区平安渔业建设始终是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渔业安全生产始终紧抓不放。
赣榆区海洋与渔业局分管领导张广智介绍,近年来,该区不惜重金,在全省率先建成渔业安全救助信息指挥平台,为在册渔船安装防碰撞、北斗卫星、双模系统终端总计2100多台,经验和做法全省推广。近日,经过近4个月紧张有序的设备安装、更新调试,该平台再次升级改造,此举也标志着我区渔业安全保障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区渔业安全生产救助信息指挥平台始建于2008年,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总计投入3000多万元,由短波岸台和1个监控中心平台、6个沿海镇信息台、1个AIS防碰撞基站、2个渔港港区监控、5个渔港码头RFID船舶进出港识别系统及相应的北斗海洋渔船、“双模”、防碰撞等船载终端设备构成,其中短波岸台是经农业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短波网省级岸台,也是全省唯一的短波岸台。
该平台具有渔船避碰、救助报警、船体定位、港区监控、航迹回放、语言与文字信息传递等功能,并与浙江省舟山市气象台签订《海洋专业气象服务协议书》,委托舟山市气象服务中心每天两次以传真方式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每天两次定时向海上作业渔船发布气象预报及灾害性信息。平台运行以来,较好地发挥了功能优势,直接减少了海上作业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信息传递与海上通讯联络及时快捷,在海上事故救助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为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科学调度,有效地防台减灾,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广大渔民认可。
据悉,此次平台升级改造,在将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江苏短波岸台、赣榆超短波岸台三个监控平台进行整合的同时,又将港口码头实时监控、船舶动态管理、渔业通信等功能资源,进行更新完善,建立更加稳定、高效的信息采集、交流、会商和指挥平台,从而当好海上生产作业渔船的“千里眼”“顺风耳”。目前正在升级“大功率短波岸台”,开通后,600海里以内渔船可实现语音通话,救助能力和服务能力将明显提升。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