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贸市场整治“百日会战”成效初显
日前,为贯彻落实淮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四城同创“百日攻坚行动”工作部署,该市认真对照《全市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有力推进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初显。
分类式整治,市场改造升级“各个击破”
“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该市制定了农贸市场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计划,推进未列入改造农贸市场的整改提升,引导一些不具备经营条件的农贸市场整合迁转,分类整治,各项工作均有突破。
据了解,该市今年在18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目标任务基础上,新增10个以上市场列入标准化改造,力争9月竣工运营。此外,未列入改造的14个农贸市场整改提升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实行分类指导,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重点围绕顶棚改造、地面硬化、排污管网、公厕改造、摊位设置、划行归市以及活禽、水产、熟食功能分区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整治提升。
同时,对市区临时过渡性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对清浦区东大市场、淮阴区营北市场等基础条件差、经营户少、消费人群不足、运营不景气,又有可替代市场的农贸市场,实施搬迁整合;对淮阴区香港路、樱花园、清河区富强等露天临时性菜场,按照临时便民疏导点要求进行管理。
标准化管理,市场经营秩序“有规有矩”
标准化建设,还需标准化管理。对已经改造的23个农贸市场,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农贸市场评审标准,重点围绕健康教育、农残检测、经营秩序、食品安全、公厕、卫生保洁、活禽售卖等6个方面的规范强化管理。对尚未标准化改造的市场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淮安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农贸市场达标整治考核细则》的相关要求,对标找差,确定整改提升重点内容和工作方案,切实推进相关问题的解决。
百日攻坚,对照《淮安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农贸市场达标整治考核细则》标准要求,市农贸市场整治联合办公室组织对各类农贸市进行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交办,督促各区及时做好达标整治,确保长效不反弹。
铁腕式督查,问题市场“返工回炉”
“督查时不和稀泥、不含糊表态、不做老好人,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当面指出问题。”市商务局表示,在工作督导中,督导组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督导,当面指出存在问题,对一些重点问题及时下发督办单。
对于省明查暗访反馈及市领导交办问题整改情况,市商务局组织督查组现场督导,提出明确标准限期整改到位,没有设置公共厕所的农贸市场安排设置公厕导向牌,利用附近的公共厕所,对市场内未达标公厕进行达标改造;对清河区丰登路、大同路、淮海东路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指导交办和督办;大治路、青年路农贸市场列入升级改造,已分别于6月15日、6月25日开工建设,荷花池农贸市场已完成工程招投标,7月上旬开工。
6月15日以来,该市商务局共组织督查5次进行督查、协调和指导交办,下发督查交办单20份,协调交办问题近百件,有力有效推动农贸市场整治达标工作。目前,18个列入改造的市场已有14个动工,其中淮安区漕运、南方花园农贸市场已完工,新增的12个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已有10个与市场主体对接到位。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