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农村人过上城里人日子
花果山街道紧依海州市区,但过去仍旧过着农村的日子。近年来,花果山街道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乡村道路,兴建安置小区,大搞文化建设,推进民生工程,使农村变了大模样。在新建的安置小区前,该街道新滩村党支部书记徐善明介绍,“如今,我们农村人也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了。”
要让农村与城市靠齐,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扯后腿。近两年来,该街道投入1000万元,相继建设了48条共30公里长的村级道路、公共环保厕所16座、垃圾池80个。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确保这些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该街道充分发挥村党代表和村民代表的作用,从村道路改造宣传发动、工程招投标、进料、工程施工、工程资金拨付等多方面发挥监督作用,使村级道路改造工程始终做到公开、透明、民主。目前,该街道的村级道路已实现与市区道路的接轨,乡村与城市的界线已经日渐模糊。
近年来,花果山街道作为新海新区重点片区进行开发,拆迁与村民安置成为一项重大议题。据了解,自2011年3月始,该街道新滩村便启动了两个安置小区的建设工作。在安置小区的建设上,该街道按照新型社区规划,建有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等,不仅方便学生上学、村民就医,也解决了弱势群体居住难题。徐善明介绍,目前,该村已有391户村民搬进了安置小区居住。
与城里人相比,文化生活也不能落后。去年下半年,该街道投入300万元对占地1200平方米的“云台会堂”按照星级会堂进行改造,于今年5月完工。目前,新改造的会堂已经投入使用,解决了花果山地区农民无大型室内文化活动场所的难题,同时成为我市乡镇街道设施最完整的文化剧院之一。此外,该街道还修整建设了辖区内8个村的文化大院。如今,每天傍晚,广场舞及各类健身运动纷纷在文化大院上演。大村村民蔡守璞说,“我们现在的文化生活不比城里人差。”
为了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的建设,让农村人享受城里人待遇,该街道还在民生工程上不断进行探索。投入120万元建设了新菜市场,该菜市场近1000平方米,拥有90余个摊位,目前已经建设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同时,该街道还对村环境卫生进行持续整治,招聘了42名村级保洁员,并配备环保垃圾三轮车,对村级道路、垃圾池等进行保洁。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