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帆满 太仓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太仓以85.4分的综合得分蝉联全国第一,现代农业发展领跑全国……风劲帆满,砥砺奋进。最近两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屡创佳绩。但我市自加压力,瞄准更高的目标,奋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太仓市围绕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总目标,积极探索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现代农业园区为承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进“四个十万亩”主导产业落地,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今年建设高标准农田5.73万亩
浮桥镇杨林片区一片刚建成的成片高标准农田里,种植的水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很难想象,这里的农田原来是零零散散、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烧饼田”、“蚯蚓路”;经过整治,现在已变成“路相通、渠相连、田成方、林成行”的高标准农田,耕作、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降低了种田成本,还大大提高了产量。
在太仓,这样的高标准农田有很多。今年,太仓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总规模为5.73万亩,总投入为1.19亿元,工程进展顺利。争取到农业部高标准农田项目2.42万亩。提档升级土壤监测点10个,建成苏州首家省级土壤墒情远程智能管理监测站。启动水稻生产科技服务中心一期和农机化服务中心二期建设。
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升
新增农机装备总投入1257万元
“在东林合作农场,从事1500多亩农田耕种的16个人中,大多是6旬左右的老农民。”负责东林合作农场日常管理的邵雪林说,每个农民人均负责上百亩土地的耕种与收割,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农机具,想都不敢想。
东林合作农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拥有各种农机四五十台,而农机手缺口较大。
在太仓,像东林村这样大力引进新型农机装备,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还有很多。今年上半年,我市大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新增大马力拖拉机27台,高性能收割机22台,烘干机22台,总投入1257万元,被省确定为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争取秸秆还田资金237万元,夏收秸秆还田率90%,综合利用率98%,积极实践了“秸秆、畜禽废弃物做基料-种植食用菇、养殖蚯蚓-形成基肥、基质还田”的生态循环农业。
农产品监管力度不断增强
网格化巡查监管覆盖面达100%
在双凤镇新湖村农产品快速检测室,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这批蔬菜将配送到市颐悦园,配送时要出示农药残留检测报告。
太仓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完善监管体制,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监管,努力让全市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地产农产品,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第一道关卡。今年上半年,太仓市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强化农产品“网格化”监管,明确85名涉农村(社区)协管员与全市1047户监管对象建立一一对应机制,强化巡查监管,覆盖面达100%。太仓市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全面更新。
“绿色太仓”建设扎实推进
超额完成年度绿化任务2199亩
沿着绿意盎然的滨河路绿化带慢跑一会儿,再到设施完善的菽园走走……昨天清晨5点刚过,新区娄江社区的居民王德梅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早锻炼。
在太仓,像菽园、新浏河绿化带这样的地方还有不少。近年来,太仓每年都会新建或提档改造一批公园绿地项目,既重视景观效果,又注重造福于民,打造“民生绿化”,目前已在城区建成了40多个、面积近300公顷的开放式公园和绿地,城市特色和品位得到大幅提升。
绿色太仓是太仓城市特色之一,生态更是宜居城市建设的一大品牌。今年上半年,我市深入推进“绿色太仓”建设,超额完成年度绿化任务2199亩。重点实施了七浦塘、平江路、双浮路、沪太路、新浏河风光带西段景观改造等绿化工程;上报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4个、苏州市级3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
4500㎡果蔬采摘基地建成投运
红色的小番茄经常见,黄的、紫的呢?入夏以来,市现代农业园采摘园的各种蔬果进入成熟期,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去采摘。市现代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采摘区面积在3500㎡,不仅种植了30多个品种、1万多株的番茄,还种植了黄瓜、茄子等蔬果。这些蔬果由技术人员精心照料,控制农药使用,从而保证蔬果安全,让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大人和小孩既玩得开心,又吃得放心。
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窗口,更是一大亮点。今年上半年,我市继续推进农业园区提档升级,4500㎡果蔬采摘基地建成投运、5000㎡生物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科研楼主体结构封顶、2200㎡新城兰文化产业园智能玻璃温室提档改造。国家花文化重点产业基地和国家标准化休闲农庄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接待游客6万人次。
为农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获农业部肯定
6月26日下午1点30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委培生张雨王和同学们“全副武装”,走进城厢镇东林合作农场的采摘园里忙活了起来。这段时间,他和同学在太仓参加为期两周的水稻工厂化育秧实践。
2013年起,太仓市创新实施“定向委培”模式,在全国首次采用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工作。2013~2014年,共招录207名委培生,分别就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学院。首批100名委培生将于2016年7月分配就业,奔赴农村生产一线。
今年上半年,太仓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成2013级98名委培生农机培训考证;组织81名村级农技员集中轮训,举办市镇两级农技员知识更新培训3期86人,完成农民技能培训17期785人;委培生培训模式被农业部选入“全国十大培训模式”候选名录。强化农技服务,开展生态高值农业基地建设和一次性施肥技术全市定点示范工作;指导开展草鱼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稻蟹立体养殖、稻虾连作等新技术新模式。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