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塔山镇瞿沟村“四举措”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 时间:2015-08-07 点击数:

    赣榆区瞿沟村紧邻河滨大道,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极富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的潜质和特色。全村现有村民340户,1343口人,耕地面积1430公顷,水面积670亩。村内有沟塘1处,拦水坝1座,电灌站2座,防渗渠道1200米,农桥3座,节制闸1座。
    2014年以来,瞿沟村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按照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要去,围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原则,抢抓美丽乡村行动建设和创建省水美乡村机遇,狠抓环境整治,大打生态旅游牌,走出了一条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乡村建设之路,展现了一幅水美乡村新画卷。
    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领村庄特色发展。在打造旅游特色村建设中,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目标,对村内房屋进行立面改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投资110万元建成农民休闲健身旅游广场5000平方米,投资22万元修建石质村标一处,并对村口道路加宽和绿化;投资90万元,建设观光桥2座,水阁凉亭2个;流转村庄土地面积1200亩,建成油桃、苹果生态休闲采摘园,在村南投资40万元建成农家乐旅游参观一处。目前,“河滨桃源”瞿沟景点已建成农家乐餐饮服务区、体验采摘园、田野乡趣活动区、地方非遗产品及特色小吃展示区、广场休闲区、垂钓区等7个功能分区。同时对2个自然村进行了全面的整治与出新,配备了3名专职保洁员。2014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21万元,同比增长20%;现代高效农业和非农产业收入占村经济总收入的56%;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68元,比上年增长21%,均超过全镇村级平均水平。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保障,促进群众安居乐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非常注重村级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让每个村民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弱有所扶、病有所医。目前,全村实现了水、电、有线电视、电话、硬化道路、宽带网络的六配套,投资65万元建成600平方米的村便民服务中心;投资20万元建成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投资15万元对村自来水设备更新改造;投资24万元实施村庄4000米自来水到户项目;投资85万元对村大小街道栽种石榴、柿树、百日红等苗木12000株,对全村进行绿化;投资15万元建成110平方米的公共厕所1个;投资5万元配套垃圾箱70个,实现垃圾处理日清日转运;投资18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村中便民超市等各项便民设施配套到位。
    三是坚守生态为基理念,创造人居优美环境。在水美乡村建设中,始终将突出自然风光和挖掘人文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在整体建筑风格上,以纯朴自然为主,突出自然特色;整体格调上,亲山近水,使田园分光与“水、林、居”融为一体。同时,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保护机制逐步得到完善。一是制定完整规范的自然生态保护措施,确保环保排放达标。2015年,村庄投资144万元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及全村排水管线3600米;对村内污水实行集中处理排放。为充分利用生物秸秆资源,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农民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目前,全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二是规划实施村庄的绿化美化工程,新建公共绿地面积9000多平米,实施水体清淤护坡3200平方米,全村绿化覆盖率达55%以上,使田园风光与“山水、林、居”融为一体,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是深化文化文明建设,展示村庄人文之美。强抓产业发展,村庄瞿发水貂养殖合作社养殖水貂年出栏3.5万尾以上,村文杰玩具加工、仁义打火机厂帮助村民就地就业300人以上。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村党支部结合村庄实际,制定了完善的文明创建计划。通过开展文明户创建、成立志愿者队伍、关爱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等举措,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目前,全村文明户参创率达100%;注册文明创建志愿者20人,精神文明活动异彩纷呈。
    如今,村规民约家喻户晓,村民之间团结友爱,邻里和睦相处,一个村庄秀美、民风淳朴的水美乡村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