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伊山镇农民务工凭一技之长走天下

来源: 时间:2015-08-11 点击数:

    近日,灌云县伊山镇阳光技能培训学校校长领导收到一封感谢信,来信是从阳光学校走出去的青年农民邱玉柱,说他由于在校专心学习,学到了一门过硬的数控车床技术,到无锡市江阴轻工业机械厂打工,上班一个星期就受到老板的青睐,被破格提拔为班长,月工资3300多元,像邱玉柱这样有绝活的农民在伊山镇超过3000人。
    据统计,几年来,伊山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1万人,这些务工人员大多数都是靠卖劳工费力气挣工资,做些脏活累活。特别是有些青年人由于平时不专研业务,无一技之长,往往是进厂打工没人要,进厂后工资也少得可怜,经常出现转一圈又回来的窘境,把钱撂在路上。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决定在全镇兴办农民外出务工技术培训学校,让农民外出打工凭技术打天下。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镇劳动服务所牵头,成立了第一所伊山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学校,并按31个村街的布局,接连成立了9所规模较大的就业培训中心,使广大农民在就业前受到一次岗前培训,培训率达90%以上。9所学校设置的课程各不相同,有数控车床、电脑、电动缝纫、电焊工、纺织、挡车工、挖掘机、钗车等20余门课,按照各人特长、爱好,选择一门课程,大家各有所长、学的十分刻苦认真。
    该镇在境外打工的133人中,有110人都是培训中心的优等生,他们在阿联酋、毛里求斯、科威特、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打工,充分发挥了一技之长,学到的知识得到了有效发挥,年薪都在20万元以上。
    特别是王圩、郑庄等村的农民工有100多人在青岛、黄山地区从事建筑业,由于业务精湛,他们都是成了建筑行业的领军人物,每周要从北京小汤山建筑工地飞到青岛,有时在空中指挥两地工程推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