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农机装备 驱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速

来源: 时间:2015-08-12 点击数: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力中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太仓市全面加快转变农机化服务和发展方式,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新型农机具示范推广力度,大幅提升了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为太仓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装备水平
    太仓装备现代农机具5700多台(套)
    整套烘干设备由6台独立烘干机组成,可同时烘干72吨粮食,原本需要数天的晾晒工作,现在最快24个小时便可达到同样效果,甚至更好……对村里今年6月引进的烘干设备,璜泾镇雅鹿村负责人赞不绝口。有了烘干设备,将告别稻麦露天晾晒时代,粮食收成不再受天气影响,同时大大节省人力成本。
    “我们村的水稻从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烘干,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都得依靠各种农机来完成。”同样,城厢镇东林村相关负责人也说,东林合作农场,从事1500多亩农田耕种的16个人中,大多是六旬左右的老农民,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农机具,想都不敢想。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力中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各镇(区)全面加快农机装备建设步伐,每年引进大批大马力拖拉机以及高性能收割机、植保机、烘干机、秸秆青贮设备等大型机械,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环节由整地、播种向种、管、收全程延伸,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装备大中型农机具5700多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20.28万千瓦,水稻、小麦机收率达100%,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达90%,秸秆综合回收利用率达98%……
    资金投入
    过去5年农机购置累计投入1.61亿元
    “新购农机不仅有中央、省里的30%左右农机补贴,市、镇还有奖励,购买一台价格8万元左右的农机,村合作农场只要出2万多元。”浮桥镇时思村党委副书记闻健告诉我们。有了这些惠农好政策,该村购买了4台75匹马力的大型拖拉机,在去年的秋收秋种中派上了大用场。
    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新增各类农机具890台,其中75匹马力的大型拖拉机130台,联合收割机1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21台,多功能旋耕机57台。除了中央、省财政的农机补贴523万元外,市里还专门发放了430万元左右的购机奖励。
    农业机械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加大资金投入是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力度,不管是普通农户还是大承包户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各类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等都可以享受到农机购置补贴,购置补贴中除了中央和省财政的补贴外,市和区镇都有自己的配套奖励政策,这全面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建设。
    近年来,太仓购机补贴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加强了对定点供应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料显示,过去5年来,太仓农机购置总投入达1.6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8600多万元,占比53.4%,受益农户5570多户。补贴资金多、范围大,激发了农民购机热情。目前,农业机械总动力20.28万千瓦,与2010年的13.05万千瓦相比,同比增长155.4%。
    人才培养
    多元化培训农机驾驶人员队伍不断优化
    挽着袖子,戴着满是油污的手套,手持扳手,忙着对一台大型秸秆收集农机进行保养……前段时间,在城厢镇东林合作农场见到农机手邓秋红时,她正和同事摆弄着农机。33岁的邓秋红是今年3月前后应聘到农场工作的一名全职农机手。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东林合作农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拥有各种农机四五十台,而农机手缺口较大,且年龄结构日益老化。东林村村主任张耀忠说,为了加强农机手队伍建设,今年村里不仅新招收了一批全职农机手和兼职农机手,还将现有工作人员培训成农机手。
    近年来,太仓每年都会引进一批农业新设备、新机型,农机手队伍亟待注入知识水平较高的“新鲜血液”。据统计,截至2014年,太仓共有农机手912人,其中30岁以下的仅85人,占总数的9.3%;51岁~70岁的达509人,占总数的55.8%。市农委农机监理所相关负责人说,农机驾驶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水平较低的现象日益突出。
    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太仓全面加大了青年农机手的培训教育力度,仅今年以来就有240多人参加培训并通过了考试,而其中约一半是年龄在30岁以下、具有大专学历的年轻人。据介绍,近两年,市农委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引导100名在涉农院校就读的大学生参加了农机驾驶员培训,目前他们均已熟练掌握了农机驾驶技能,并通过考试,拿到了证书。市农委将根据合作社、农户的需求,进一步强化青年农机手培训考试工作力度,更好地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服务体系
    农机抢修到田头维修保养费用政府买单
    “插秧机有个部件坏了,我们马上抢修更换,下午就能用了。”日前,市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赶到了璜泾镇雅丰合作农场,对一台损坏的插秧机进行抢修。拆卸、更换配件、组装……短短30分钟,技术人员就在厂方售后服务人员的配合下,让“罢工”的插秧机又恢复了工作。
    “他们简直就是农机抢修的‘120’,只要一个电话,很快就能赶过来,不仅服务好,还把维修费、保养费都免了。”同样,浮桥镇三市村一位农机手也对农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上门抢修工作赞不绝口,“越是夏收夏种,农机具越容易出故障,市农机推广部门提供这样的服务,真是大大方便了我们。”  
    每年,全市投入夏种的400多台插秧机,不少都是在2008年~2010年之间集中购买的,由于使用时间相对较长,有的配件已老化,加之保养不规范、操作不当等原因,很容易出现故障。为保障这些农机正常运转,使夏忙生产顺利进行,市农机部门组织安排人员组成农机应急服务小组,按区域划分,各自负责,24小时值班,做到农机报修及时解决、电话咨询立即接听、配件供应昼夜服务、事故处理快速响应。
    这只是太仓全面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太仓农机服务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全市拥有农机合作组织60家,大中型农机加入农机合作社比例达71%。
    此外,为了切实减轻农户负担,近两年,太仓还在全省率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农机销售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免费为农户提供维修、保养等服务。一旦农机出现故障,农户只要承担配件费用即可。而我市在各镇推行农业机械财产保险,更为全市1000多台(套)大型农机上了一道“安全防护”。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