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农机合作社农机手玩转种田产业链
张家港市塘桥镇金村,古村、古寺、古牌坊,古韵十足。古村一隅,一个白色墙体的大型仓库内却藏着一支现代农机“战队”:体型庞大的割麦机、割稻机,精巧别致的插秧机、植保机,还有各式拖拉机……农机具总数有100台套。仓库附近还藏着一个“航空基地”,2架无人植保飞机新近入列。
仓库门口挂着两块牌子:“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华田家庭农场”。今年43岁的吴健既是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农场场主。吴健18岁就在村里当农机手,如今是个农机“达人”,不仅十八般种田“武器”样样精通,而且,稳扎稳打,在服务和拓展中,玩转种田产业链。
从开拖拉机升级到开“飞机”,农机“达人”服务近5000亩农田
吴健瘦小、斯文,怎么看都觉得与笨重、粗犷的农机挨不上边。
吴健玩农机已有25年。“地上跑的,天上飞的,都能搞定。”采访当天,吴健向记者秀了一把无人植保飞机喷洒农药的操作。“别人要学10天甚至一个月,我3天就把这飞机开起来了”。
1990年,吴健高中没毕业就到村里学开农机。“当时村集体只有3台中拖,第二年增加至5台,服务全村近8000亩地,一到收割季节,就连夜干”。
肯钻研、肯吃苦,吴健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农机手,而且心灵手巧,还是村里的小裁缝。
2005年,村集体进行“改制”,5台中拖由5个农机手个人购买,吴健也购买了一台,从为集体打工转为自主经营。趁“改制”机会,吴健还承包了300亩地,服务面积扩大了,他也开始更新农机、增添农机。
吴健说,“自己种田之后,对农机的体会就更深了,哪些环节是比较困难的,就会想着去添新的农机具来克服”。
随着农机具增加,加上村里其他一些农机手开始转行,吴健有了更大的动作。
2009年,吴健牵头组建了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目前上百台(套)农机具中,60%是吴健自己购置的。农机合作社除了服务吴健的华田家庭农场800亩地外,还服务整个金村4000多亩粮油种植,“做好农机服务是我的责任,我是先服务好人家的地,最后弄自己的地”,吴健说。
吴健喜欢尝试新技术,是各地农机展会的常客。“只要有最新的机器,再贵的价格我也要引进来试一下”,在农机仓库,最贵的“久保田888”水稻收割机当时售价34.7万元;今年刚买的无人植保飞机单价达19.52万元,一买就是两架。
从播种、植保、收割到运输、烘干、加工,“机器换人”提升种田效益
“对机器要有感情,种田要跟着时代跑”,一说到农机和种田,吴健就很兴奋。
购置无人植保飞机,就是吴健尝试农业“机器换人”。无人植保飞机两个人操作,30分钟就可以喷洒40多亩农田。而传统的人工拖管子喷洒农药一般每人每天只能完成20来亩。
在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除了各式农机具外,还建有烘干中心、大米加工车间。合作社如今形成了整理田地——育秧插秧——植保防害——收割运输——谷物烘干——包装加工的“一条龙”农业服务,“以前我们可能只负责收割,现在我们还可以帮农民卖粮食”。
吴健说,农业机械化,目的就是提升种田效益,增强抗风险能力。
2010年麦收期间连下大雨,不收麦子要烂在田里,收起来也没法晒同样要烂,“当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受损失”,吴健说。第二年,吴健痛下决心,自己筹资加上政府补贴,投入近300万元在合作社建起了烘干加工中心,日处理能力达100吨。“今年麦收时也是持续下雨,但几乎没什么影响。农业机械化程度越高,提供的农机服务越全,农民种田就越轻松”。
目前,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固定员工有14名,每年农忙时节会找七八名临时工帮忙,合作社内部采取“小承包”模式,每位员工的收入直接与机器效率挂钩,多劳多得。一季下来,每台插秧机收入2万多元,每台割麦机收入3.5万元,每台割稻机收入7万多元,每台小麦播种机收入2万多元,每台中拖收入2.5万元。
“跳出”种田拓展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彰显现代经营新视野
在吴健的办公室,“全国种粮大户”“苏州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张家港市劳动模范”等不少奖状贴在墙上。同时,也标志着吴健的身份——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的空间很大”,今年,吴健又拓展了农机维修和品牌大米营销两块市场领域。金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江苏省农机维修站(三级)的牌子,吴健是通过农业部技能鉴定的高级农机修理工,加上25年的实战经验,对各类农机了如指掌。结合这两大优势资源,塘桥镇专门成立了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由吴健负责运营和管理。
“吴健能吃苦、肯钻研、善学习,做事一直扎扎实实,相信他可以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塘桥镇党委副书记朱裕栋说。
“搞农机的都知道,开机器不吃力,修机器非常吃力。”吴健说。目前,吴健已经招了3个徒弟,正加紧筹备开门迎客。
华田家庭农场是张家港市首家生产品牌大米的家庭农场,目前已开设了门店,去年开始上市经营,辐射张家港及周边江阴、常熟市场。为进一步拓展品牌经济,吴健先是注册了“金村”大米商标,目前已经获批。为扩大市场销售,他申请的生产许可证、二维条形码等相关手续即将办妥。“不久后,‘金村’大米就可以进驻超市,直达销售终端。”吴健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