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溧阳市吴楚农耕文化园种茶致富的调研报告
溧阳吴楚农耕文化园坐落于天目湖和南山竹海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之间,占地500余亩,其中茶园近400亩。整个园区以吴楚农耕文化为背景,集生产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既是展示溧阳农耕特色文化的光辉名片,也是溧阳品牌茶叶生产的著名基地。
吴楚农耕文化园种菜致富的路径选择和丰硕成果,得益于溧阳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目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农业的成功思路。透过吴楚农耕文化园种茶致富的现实,展示的是溧阳市近年来坚持“以茶为媒、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促进合作”和依托资源、因地制宜、政策引导、科技支撑的特色农业发展理念及实践经验,其中不乏值得领悟的诸多启示:
一、创新政府服务,完善保障体系,是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前提。溧阳市政府立足本地资源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和《促进发展“一村一品”的实施意见》,对发展“一村一品”进行正确宣传,科学定位,根据全市丘陵山区复盖面广的特征,以茶叶生产为重点,精心谋划以茶、桑、果、林为特色的农业生产布局,目前全市茶园达到近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居江苏省第二,中高档茶产量约占世界绿茶总量的5.14%,溧阳市政府由此荣获“中国茶叶发展政府贡献”奖。同时,努力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搭建平台,建立苏浙皖边界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在全国大中城市开设溧阳名特优农产品专营店,举办了“中国溧阳茶叶节”,并同期举办旅游节,在各旅游景点展示溧阳的茶艺文化,让茶叶经销商和广大游客知道溧阳茶叶,了解溧阳茶叶,喜爱溧阳茶叶。另外,主动为特色农产品提供创品牌服务,组织、指导加工龙头企业,根据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要求,积极通过QS食品认证,选送样品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评比活动,全市涌现出“南山寿眉”、“前锋雪莲”等70多只省级以上名特优茶。
二、实行典型示范,推动以点带面,是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关键。为使“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在全市推广普及、开花结果,溧阳市着力发展各类农业科技专业示范园和培育各类加工、经销龙头企业,实施了“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信贷投入为支撑,民资投入为主体”的投资激励机制,政府财政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专项用于发展“一村一品”,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已累计为408家“一村一品”龙头企业提供贷款金额2.1亿元,扶持了一批茶叶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吴楚农耕文化园黄岗岭茶场以400亩茶园为品牌基地,承担了周边800多亩茶园的鲜叶收购、加工及销售,收购周边茶农出产的鲜叶5000多公斤,多家农户放弃自产自销传统经营模式,成为该园茶叶原料生产基地。天目湖生态农业园以生态、有机茶为品牌,带动了周边农户的有机茶叶生产,加快了茶叶生态化生产进程。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以特种“白茶”为品牌,整合了周边11户、安徽2户、宜兴1户农户的720亩白叶茶园,统一品牌经营、统一茶园管理、统一加工销售,实现了品牌共享、利益共赢。实践证明,通过龙头企业建立的“一村一品”市场联结机制,实现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环节的有效链接,是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三、强化科技指导,着力打造精品,是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支撑。近年来,溧阳市立足品牌提升,探索科技创新,不断增强“一村一品”的竞争力。一是突出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不断加大科技对农业开发的支撑和推动力度。二是突出人才培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举办“一村一品”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农业先进科技知识,新品种科研成果。组织农技人员、“一村一品”带头人、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到国外“一村一品”取得成功实效的地方进行学习交流,并与农业大专院校挂钩合作,实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为“一村一品”培育农技专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突出品牌培育,发挥品牌效应,通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QS食品认证等,申请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识,提高“一村一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溧阳白茶新品种的引进培育成功,天目湖白茶被选为“人民大会堂特供茶”,提高了溧阳茶叶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四、实施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是“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溧阳市在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中,重视环境保护,实施生态工程。一是加大治污力度,实施青山绿水蓝天工程,近年来,先后完成了43家工业企业除尘脱硫整治,关闭化工企业120家,淘汰机立窑水泥生产线29条,依法关闭矿山宕口69个,轧石厂58家,清淤河道405公里,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达25.8%,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80.8%。二是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产业,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努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力争把“一村一品”打造成“生态村”和“生态食品”。天目湖生态农业园在打造茶叶品牌的同时,注重生态茶叶的开发,在基地和周边茶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先选用农家肥、有机肥,倡导使用无毒配方农药,生产无毒、有机、无公害茶叶,为“一村一品”增添了光彩,拓展了前景。
五、倡导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动力。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一村一品”发展模式逐步成为溧阳农村经济的基本载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已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05个,专业园107个,围绕“一村一品”的从业人员达到20多万人。通过倡导“公司+农户”模式,培育了涉及茶叶、蚕桑、果品、蔬菜、粮油、畜禽等农产品深度开发加工的龙头企业20多家。通过创立“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成立了覆盖茶叶、白芹、花卉苗木、畜禽等10多个特色主导品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1家,吸收合作社成员5000多人,联盟基地9万多亩,带动农民7万多人。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联合其它白茶生产企业,创办了白茶专业合作社,通过规范行业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了白茶质量,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赢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常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