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长荡万亩农业示范园:“种”出好风景

来源: 时间:2015-09-29 点击数:

    走在长青线西侧长荡镇东厦村境内,眼前呈现的是占地175亩、建有100个大棚养虾池,真是蔚为壮观。该养殖池内的三茬对虾养殖的效益更是让人啧啧稀奇。这就是长荡镇正在精心打造的万亩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园的一角。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镇域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实现镇村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长荡镇规划沿长青线6.5公里两侧各流转500亩耕地,打造万亩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带,带动建设大市区菜篮子基地,把长荡镇打造成环境优美、设施一流、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的射阳西南农业特色镇。
    该镇准备利用四年时间全面建成万亩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园。2015年完成长青线绿化提质工程,新建两侧各5米宽的绿化景观带,建设500亩设施钢架大棚种植、200亩草莓种植、600亩大棚苗木种植、100亩泥鳅精养殖、300亩稻鳅养殖、300亩藕鳅种养、500亩双茬虾养殖等示范点,并加快建设东篱乡村旅游点。2016年建设200亩垂钓中心、建设5亿尾泥鳅育苗场,发展3000亩稻鳅养殖。2017年完成1000亩设施大棚、1000亩苗木基地、5000亩稻鳅养殖。2018年建成1000亩遮阳网设施种养基地、1000亩有机稻米生产基地、6000亩稻鳅养殖。
    为接轨大市区,发展镇域经济,2012年投入2300万元,建成了长青路长荡段,极大地便利了长荡通往大市区。近年来,围绕打造“城市后花园”、“市区菜篮子”这一发展定位,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目前,已启动实施的东篱乡村旅游项目占地1000亩,由同济大学周磊博士规划设计。一期用地450亩,已经建成5000平方米的江南园林式接待中心,配套室内外游泳馆、健身房、30亩垂钓水面,修筑景区黑色路面1000多米、硬质路面5000多米,移栽直径30厘米以上各类树木400余株,栽植各类绿化苗木、各种果树12万多株。二期占地550亩,已经完成征地、平整等工作,计划投资7000万元,建设成为包括采摘园、开心农场、老作坊、农耕体验、花卉培育、绿色餐饮、水上娱乐等内容为主体的乡村旅游景点。该镇全力打造大市区菜篮子基地。2015年土韭菜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特水养殖面积稳定在8000亩以上、生猪出栏量达10万头以上、黄秋葵和辣椒突破6000亩,草鸡圈养存栏量达100万羽以上。在此基础上,推进特色村居建设,突出打造甲侯的韭菜、港南的辣椒、中河黄秋葵、西厦的蔬菜、陈林的梨果、东厦白对虾等村居特色,以特色抢市场,以品牌稳市场,进一步叫响长荡土韭菜品牌和特水养殖白对虾、泥鳅等品牌,不断扩大专业化生产规模,把优势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
    目前,园区已流转土地2500亩,建成500亩设施钢架大棚、200亩蓝莓采摘园、100亩泥鳅养殖、300亩稻鳅套养、300亩藕鳅茭鳅共作区、500亩双茬虾养殖、600亩苗木花卉种植区。与南农大合作的高效优质设施蔬菜新品种及标准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已达成协议,即将在年底前实施。东厦村境内的双茬虾和三茬虾养殖项目,采取大棚增温和锅炉增温两种方式调节水温,达到多茬虾养殖的目标效益。每亩投放南美白对虾种苗5万尾,罗氏沼虾种苗1万尾,通过100天的饲养,每个大棚可生产对虾400公斤、罗氏沼虾150公斤,亩产值2万元,亩纯效益1万元。一茬虾一般在6月份出塘,随后再放第二茬虾种苗,9月中旬放养第三茬虾种苗,一年生产三期对虾,使亩效益实现最大化。通过该项目示范带动,吸引周边镇许多养殖户也学习该养殖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