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安全用药“太仓模式”将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

来源: 时间:2015-10-14 点击数:

    10月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优质中晚粳稻田安全用药技术规范化现场会在太仓召开,太仓市在水稻植保工作中探索出的安全用药与减量用药经验与做法,得到与会的农业部、江苏省农科院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稻田安全用药、减量用药的“太仓模式”将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推广。
  “推进水稻安全用药、规范用药,既是实现水稻丰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手段,更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重点研究领域首席专家、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方继朝说,太仓从构建病虫监测预警防控体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加快新型植保药械推广步伐、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模式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水稻安全用药、减量用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苏南地区的稻田安全用药、减量用药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水稻种植管理采取农场化、规模化、机械化;实施农药集中配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探索绿色防控与生态防控新模式……“太仓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安全用药、减量用药的探索与尝试以及取得的成效,值得学习借鉴。”在参观位于东林合作农场的我市水稻安全用药、减量用药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农业部、江苏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湖南省农科院等相关专家也对我市水稻安全用药、减量用药工作成效赞不绝口。
    “太仓等传统江南鱼米之乡的优质安全粳米产业的发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质粳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说,优质中晚粳稻田安全用药技术规范化示范工作是在农业部行业科技专项项目和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项目资助下开展的,在苏南稻区的太仓、沿江稻区的仪征以及苏中稻区的兴化进行了近3年的试验,均取得了预期效果。其中,太仓安全用药、减量用药效果最为显著,采用“压前控后+齐穗后零用药”的整体整合技术、“稻田全程全套用药技术”等稻田安全用药技术后,根据测算,农药成本为100.4元/亩,用工成本为35元/亩,每亩可增加效益226.9元。
    新植保技术效果如何,除了专家研究分析,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东林合作农场采取了水稻安全用药、减量用药的新植保技术,不仅用药次数只有3次,大大降低了农药以及用工成本,水稻的品质也大大提高。”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向专家们介绍,水稻种植管理中,他们采取了安全用药、减量用药技术,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收益,而且水稻品质提高后,市场销售带来的间接收益更高了。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发改局)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