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岛上的丰收交响曲
10月18日上午,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在稻浪翻滚的金海岛上,30多位种田大户围在仇海洋的80 亩即将开镰收割的稻田旁,聚精会神地等待县农委派来的作栽站站长茆春太的测产数据。
“平均结实率为97%至98%,一般田块同品种水稻结实率达到90%就是高的了,这块地的水稻最保守产量应该比同类田块增产5%以上;亩产不会低于1300斤。”
从农业专家口中报出的数字赢得了在场的种田大户们的一片掌声。因为在种田大户们心目中,茆站长是一言九鼎,他一贯尊重科学,是从不浮夸的。
“别人同样品种的糯稻亩产最多只有1000斤,而你这块地为什么亩产能高达1300斤?”在场的电视台记者向金海岛种粮大户仇海洋提问。
“党报当红娘,老陈帮大忙!”风趣的仇海洋如是回答记者。丰收的喜悦写满这位庄稼人的脸庞。
老仇说的是实话。“《射阳日报》4月21日发表题为《众强植保,农民叫好》的长篇通讯,介绍退休干部陈允中退而不休,积极推广‘助农增产增收模式’的先进事迹。”金海岛种粮大户仇海洋介绍说,当时他看到报道后,如获至宝,怀里揣着那份报纸,上门邀请陈允中为他当顾问,并划出80 亩重盐碱地让陈允中帮他运用“增产增收模式”种植水稻。
几年来,陈允中在小麦、玉米、蔬菜等几种作物上都曾搞过“增产增收模式”样板,水稻高产试验在内地也有成功经验,唯独在海边的重盐碱地上还没试验过。今天,种田大户找上门来,正好在金海岛上搞个样板。
几个月来,在陈允中的精心指导下,科学地运用“增产增收模式”,仇海洋的那块往年只收五、六百斤的盐碱地,今年水稻亩增收384元,合计纯收入增加3万多元!他怎能不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报当红娘,老陈帮大忙呢?
仇海洋动情地向现场的种田大户们讲述了众强植保经理陈允中一片诚心推广“增产增收模式”的感人事迹。自愿前来参加测产的种田大户们的又一次掌声伴和着大海的波涛声,组成了一支优美的丰收交响曲,在流金淌银的金海岛上空久久迴荡着。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发改委)